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怎么分类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为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两类。调整事项需修正财务报表,非调整事项仅需披露。
一、调整事项
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情况提供新证据的事项,需调整报表项目:
诉讼结案:法院判决证实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现时义务,需调整预计负债或确认新负债。
资产减值证据:取得确凿证据表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减值或需调整减值金额。
资产成本或收入确认:进一步确定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如暂估入账后获实际成本)。
财报差错或舞弊:发现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二、非调整事项
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新发生情况的事项,仅需披露不影响报表:
重大事件:如诉讼、仲裁、承诺、自然灾害导致资产重大损失。
政策与经济变化: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重大调整。
资本变动:发行股票/债券、资本公积转增资本、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利润分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指的是什么?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是指自资产负债表日次日起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止的一段时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它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包括会计年度末和会计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期末。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中期资产负债表日,是指各会计中期期末。例如,提供半年度财务报告时,资产负债表日是该年度的6月30日。这里的财务报告是指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不包括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的内部报表。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怎么分类?整体上来说,通过上文小编老师阐述的两种事项的知识学习,关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类和调整处理方式,相信你们应该已经有了一个基础上的掌握。通常来说,资产负债表本身就是企业三大财务报表之一,也是很多学员们在学习或日后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的财务报表,因此掌握这些报表的编制技能就非常重要,有什么想要学习的实操技能都可以来关注本网站。













官方

0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