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接税务工作,国税增值税应该根据哪个对应的会计科目计算申报?
1/628
2018-06-14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时,申报主表汇总销售额计算出的增值税和每张发票税额的合计值存在误差,按申报主表交税后,“应缴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有零星结余,如何处理?
1/1976
2017-03-30
借 应该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 其他应收款—进项税未抵扣 1.7 这个分录具体是这么意思
1/921
2021-03-13
老师,我们上月又非贸付汇,代缴了增值税,这个月是不是纳税申报要申报一下,还是说非贸付汇的当月就已经当抵扣了增值税
1/1629
2020-06-11
请教老师,当月收到进项发票,入账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月底进项大于销项时,应如何做分录?
4/527
2023-01-03
4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在4月已经抵扣,但是是在5月入账的,那5月增值税进项应该怎么入账?
1/661
2021-09-30
企业某项免征增值税项目领用外购原材料怎么核算?是进项转出吗?
1/585
2022-04-01
公司19年9月份用增值税留抵税额抵了19年7月份的增值税税款76276.78元滞纳金724.63也用留抵抵了 当时会计做的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77001.41 贷: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 77001.41 借: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 76276.78 营业外支出/税收滞纳金 724.63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770014.41 2020年3月发现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里有余额724.63元 请问这么做分录对么 该怎么调?
1/598
2020-03-04
电子税务局有留底税额 那么 本月分录怎么做? 借:销项税额 贷:进项税额 留底税额 转出应交增值税 正确吗?
2/714
2022-10-12
老师,我现在在报增值税,税率是免税的,在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我在填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的项目是选择哪个?开票的名称是 基金检测
4/938
2020-07-02
房地产企业收到设计费发票,计入开发成本,税额部分直接记到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吗?年底统一录入进项税额行不行?
1/1467
2019-04-09
老师,年末把进项税额转出,最后结转到 未交增值税,那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是不是就不对了
2/495
2021-08-05
老师,民非组织开票时增值税怎么做分录
1/689
2023-11-12
老师你好,当月进项不够低销项税额,缴纳增值税借那个科目 贷银行存款
4/249
2021-06-28
单位有一辆公务车拍卖出售,假设卖了1万元,不开发票,该车折旧早已折完,预计净残值6千元,原值为12万元,未发生相关清理费用,当年购买时未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1.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0 累计折旧114000 贷:固定资产 120000 2.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803.9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96.08 3.借:固定资产清理 9083.92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损益 9083.92 这样账务处理对不对?还是说最后一笔分录应该是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83.92 贷: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损益 3083.92
4/37
2025-07-24
销售额47638元,开13点的增值税票给客户,进项发票是13个点的增值税票23792.5元,抵扣进项后实际应缴税多少钱?
1/1447
2020-01-03
我公司这几个月未营业,没有销项发票,为避免倒挂,所有进项税票未认证,先将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科目, 现在申报6月份增值税,是不是要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一列,《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表中,将已经入账但是没有认证的数据填写?
1/419
2020-07-14
:转出依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50元,是指进项税额等科目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50(进项税额转出)已经认证,不代表抵扣了,是说既认证,又抵扣了,转出怎么计算。
31/543
2015-09-19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结转,销项小于进项税怎么结转?
1/1092
2019-01-29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3%,消费税税率为10%。2020年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1月5日,购进A原材料100吨,货款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3万元发生的保险费为5万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3万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2)1月10日,发出本月购进的A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成产品。A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非金银首饰),该应税物资在受托方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甲公司收回材料后将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9万元和增值税1.17万元,另支付运杂费2万元。 收回该批产品的入账价值=108+9+(108+9)/(1-10%)×10%+2=132(万元) 请问计算成本为何需要计算增加(108+9)/(1-10%)×10%
2/5632
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