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1、递延所得税的基本概念:递延所得税是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存在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产生。
2、会计政策变更对暂时性差异的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可能会改变企业原有的暂时性差异,进而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例如,会计政策变更可能导致原本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变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者反之,从而需要对递延所得税进行相应的调整。
3、递延所得税的调整方法:根据会计政策变更的具体情况和税法规定,企业需要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和调整。这通常涉及对以前年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进行追溯调整,以及根据新的会计政策计算未来期间的递延所得税。

会计政策的定义是什么?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将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合并政策、固定资产的计价等都属于会计政策的范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有哪些?以上内容就是本期小编老师提及到的知识,学员们应该都知道企业的会计政策变更对于递延所得税影响是什么,还有针对这些递延所得税的调整方法有什么,相信这些知识对你们掌握此类知识有所帮助的;同时,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会计课程是关于会计政策变更方面的知识,如果学员们对此内容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报名学习。













官方

0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