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做法是什么

2023-06-26 19:47 来源:网友分享
538
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做法是,将成本法准则转换为权益准则,通过股权重新再配置来重新配置股权,并且将无形资产的成本根据公司不同类型股份在股东权益中的权重重新拆分配置来实现转换。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做法是什么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做法是通过股权重新再配置来实现的。

具体做法是将原先计算出来的成本根据股权数量重新再配置,比如说,如果投资200万元,按成本法计算,每张股票的价值为1元,则将股份额配置为200万张股票。然而,在把这个成本准则转化为权益准则的时候,根据公司不同类型股份在股东权益中的权重,重新配置股权,例如把上面的200万元投资,由200万张普通股重新配置为140万张普通股和60万张优先股,以此来体现不同类型股份在公司股东权益中的权重。

这样,从会计科目而言,从账务层面而言,就可以把成本法的账目转换为权益法的账目,使账户最终明确确定,从而统计出每张股票的实际净值,从而实现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转换。

以上就是关于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详细步骤。而拓展知识是,有的公司还会采取将无形资产的成本转换为权益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把该公司无形资产的原始成本转换为权益方式,然后在公司账目中把无形资产的成本转换为权益。以这种方式,重新将无形资产的成本根据公司不同类型股份在股东权益中的权重重新拆分配置,以此来体现不同类型股份在公司股东权益中的权重,最终把无形资产的成本根据权益法准则转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跨境电商多币种结算汇率波动怎么财税处理
    跨境电商多币种结算汇率波动怎么财税处理?在外贸公司中,针对跨境电商平台多种币种结算的情况,往往会因为汇率波动的原因导致财税处理上的不同的。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经验,跨境电商多币种结算汇率波动问题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进行处理的,这些财务资料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11-03 20
  • 售后回租业务怎么税务处理
    售后回租业务怎么税务处理?顾名思义,所谓的售后回租业务指的就是企业先将其资产出售,然后再向购买方回租使用的行为。在税务处理上的核心原则就是需要针对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印花税进行处理的。关于售后回租业务的三种税务处理方面的知识,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如果你们正好想要学习的话,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也许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11-04 19
  • 跨境关联交易转让定价怎么合规备案
    跨境关联交易转让定价怎么合规备案?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所谓idea跨境关联交易通常指的就是那种跨越不同国家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那么对其交易过程中转让定价方式的合规性肯定是需要提前进行备案,以免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资产和逃避纳税。至于如何进行合规备案,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对你们实操肯定都是有所帮助的。
    2025-11-05 24
  • 采购与付款职责未分离怎么内控
    采购与付款职责未分离怎么内控?根据小编老师多年财务经验,公司采购人员和支付账款人员之间的职责没有做分离,那么在内部控制上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很多企业中对此控制会做好相关的管理,具体的方向包含职责分离机制、授权与审批、供应商管理以及验收、付款安全措施等,这些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学习肯定有所启发的。
    2025-11-06 19
  • 红字发票开具后怎么税务处理
    红字发票开具后怎么税务处理?在税务处理上,针对企业需要作废的发票又不能直接作废的情况,在处理方式上可以选择通过红字发票来冲销处理的。但是企业开具红字发票之后的税务处理,学员们需要考虑到原来的蓝字发票是否已经完成了认证,不同认证情况下对应的税务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相关财务资料给大家,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11-08 15
相关问题
  • 长期股权追加投资时,为什么成本转为权益法体现可比性,权益法转为成本法为重要性

    你好,同学。 权益法是被投资方不管是实现了资本变动,还是利润,都要做处理,这才是反应了企业真实的情况,便于可比。 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成本法是要控制 才使用的,比较重要才用,所以是重要性。

  • 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什么情况下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什么情况下由成本法转权益法?

    同学你好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换成本法的原因有两种情况:原因一,因追加投资导致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从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原因二,因减少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应以转换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础

  • 公允计量的转成本法为什么是公允价值 权益法转成本法为什么是账面价值

    你好,跨科目用公允价值,不跨科目用账面价值,因为权益法和成本法都是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所以没有跨科目。

  • 权益法转成本法 为什么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不转出?不是说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时候,就应当全部转出吗? 权益法转成金融工具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就全部转出。 那权益法转成本法,那不也是终止权益法了吗?

    权益法转成本法,并没有跨科目,还是长投,所以比较特殊,不转 若是跨科目了,比如权益法转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转为长投,都是要转的

  • 老师什么叫做权益法和成本法,为什么非企业合并用权益法,企业合并用成本法

    成本法与权益法。那成本法和权益法有什么区别呢? 一、成本法 1.1成本法的核算范围 那我们先看下成本法,成本法适用什么范围;成本法适用于对子公司也就是达到控制状态的投资,达到控制状态,对方就是我们的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意思也就是说成本法适用于达到控制状态下长投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1.2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1、除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当期投资收益。 这句话包含二个意思,一个是已宣告尚未发放的,买的时候就从长投中踢出来的做为应收股利的,另外一个是持有期间产生的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说我要发放现金股利,投资企业要按你的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这时候,我们应该走一笔账: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在这里,成本法和权益法是有区别的,在权益法下,我刚买完,会有一个比较,然后权益法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的时候,人家没说分红呢,只是赚钱了,那在权益法下就有一笔分录,人家被投资单位说发放股利的时候,在权益法下又有一笔分录,而我们成本法下,买的时候没有调整这一说,就借:长期股权投资,花钱了就贷:银行存款;然后被投资单位说了要发放股利,宣告发放,那我们才做: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时候,我们不做账;只有被投资单位说要发放现金股利了(发我们钱了),我们才做账; 2、投资企业在确认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了减值,出现减值情形,可回收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面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这块告诉我们,长投是可能发生减值的,如果确实发生了减值,该提减值提减值。用你的账面价和可收回金额去比较。 3、成本法下,子公司讲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投资方不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对方子公司那边只是说,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股本,没有说有等值的现金股利的选择权,没说给你发钱,没有给你发放等值现金的选择权;子公司没说给你发放现金股利的选择权,这个时候,投资方是不做账务处理的;不做相关的投资收益; 二、权益法 2.1 权益法的核算范围 权益法适用于合营企业(共同控制)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是我们的合营企业;联营企业(重大影响),我们对对方是重大影响的时候,对方是我们的联营企业。 2.2权益法的特点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你刚刚取得的,一定有一个初始投资成本;例如: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例如你是花钱买的;在权益法下,长投是有二级账的;成本法下没有;初始做完,需要调一下,因为权益法有这个要求;拿什么和什么比呢?拿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的份额做比较;可辨认就是指不含商誉的,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他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我们的持股比例就是上句话中的份额的意思;是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的份额,如果我们花的钱多,意思是我们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所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体现的是商誉,在个别账上不做调整,商誉在合并报表中体现; 如果小呢,意思是我们花的钱少,我们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所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的份额,要补差,差额记营业外收入,分录就是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差多少增多少;在这我们看一下,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可辨认净资产=净资产-商誉;在这里面,如果资产或负债变动了,对所有者权益是有影响的,权益法下的总体一个思路就是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只要一发生变化,我们投资公司这边就得跟着调账; 2、投资损益的确认 在权益法下,只要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亏损,因为利润或亏损会影响所有者权益,我们刚说完,在权益法下,只要对方所有者权益一变化,投资方的账务就得跟着调整。假设,赚钱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对方实现的利润*我们的持股比例);在此,我强调下,在成本法下,成本法下没有这个分录,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我们是不做账的,只有被投资单位说发放现金股利我们才做账;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如果说权益法下过一段说发放现金股利,我们怎么做账呢?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看对方宣告发放多少股利,然后乘以我们的持股比例;注意一下,在此贷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损益调整,不是投资收益了。这是权益法下的整体思路。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在做前面第一笔分录的时候,借:长投—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这个金额是被投资公司实现的利润*我们的持股比例,可是这个利润应该是按照我们买的时候那个公允价为基础实现出来的利润,而被投资单位自己做的这个利润是以账面价值计算出来的利润,所以,他的这个利润我们不能直接用,我们还得调整。 总之,只有明白了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特点,在做合并抵消的时候,才能对模拟权益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因为我们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先对长投进行模拟权益法,然后再去抵消。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