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摊销

2019-03-05 15:52 来源:网友分享
3152
摊销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那么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摊销是什么?

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摊销

答: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的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净增加+折旧与摊销)

因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经营流动资产-经营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不存在折旧与摊销,而非流动资产原值=资产净值+折旧与摊销+残值,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总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净增加+折旧与摊销,所以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性营运资本的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的净增加=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资产净投资(其中包括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长期资产),如果此处的长期资产是新购入的,未计提折旧,则折旧为0,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净增加。

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摊销


如何理解资本支出公式中的“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和“折旧与摊销

资本支出=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要想正确理解这个概念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表达式中是“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不是“经营长期资产增加”二者的关系是: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经营长期资产增加-经营长期负债增加

〔提示1〕其中的“经营长期负债增加”指的是购置经营长期资产而增加的“长期应付款”,即购置经营长期资产时,当年没有支付的货款。

〔提示2〕其中的“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指的是“账面净值的增加”,不是“账面原值的增加”。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经营长期资产增加=经营长期资产账面原值的增加-折旧与摊销

〔提示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资本支出=经营长期资产账面原值的增加-折旧与摊销-经营长期负债增加+折旧与摊销=经营长期资产账面原值的增加-经营长期负债增加

〔提示4〕由于“经营长期资产账面原值的增加”指的是当期购置的经营长期资产的入账价值,即货款。结合〔提示1〕“经营长期负债增加指购置经营长期资产时,当年没有支付的货款”可知,对于“资本支出”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由于购置经营长期资产而在当期支付的货款(或者说发生的现金支出)。

关于上述内容“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摊销?”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完全明白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了。会计学堂的老师能提供专业的会计难题讲解,如果有需要咨询的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报表中如何分析流动比率的合理性
    财务报表中如何分析流动比率的合理性?在财务领域中,针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流动比率指标的分析,首先是需要了解流动比率指标的计算是通过公司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其次就是需要了解流动比率的合理范围应该将其控制在1.5到2之间的,至于具体的合理性分析要点,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阐述,欢迎你们来阅读下文试试。
    2025-09-22 11
  • 集团企业怎么统一下属财务数字化标准
    集团企业怎么统一下属财务数字化标准?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对于集团公司来说统一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数字化标准那是必然的,因为对于集团财务工作来说,一套标准的数字化系统才能帮助集团财务做好对应的工作;那么很多学员可能还不清楚集团公司如何来制定统一财务数字化的标准,没关系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介绍,有兴趣的学员可以来阅读学习。
    2025-09-29 4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