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编制中弹性预算怎么设计
弹性预算的编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选择(或确定)经营活动水平的计量标准(如产量单位、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等)。
(2)确定不同情况下经营活动水平的范围,一般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之间(其间隔一般为5%或10%)。
(3)根据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分别计算确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变动成本及其多个具体项目在不同经营活动水平范围内的计划成本。
(4)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加以汇总编制弹性预算。

编制弹性预算是什么?
编制弹性预算是为了应对实际业务量与预算基准的差异,通过动态调整预算标准提升管理有效性。
弹性预算的核心价值在于适应业务量变化,通过划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实现预算的可比性和灵活性。
其编制需选择业务量计量单位、确定活动水平范围(通常70%~110%生产能力),并分类计算不同业务量下的成本。
财务预算编制中弹性预算怎么设计?整体上来说,通过上文提及到的关于编制弹性预算的步骤和定义内容的学习,相信你们应该对此弹性预算设计有所了解的。通常来说,企业业务量的活动水平一般可以维持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一百一十;如果学员们读完上文内容之后对此财务预算中弹性预算编制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欢迎你们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报名,对你们学习肯定有帮助。













官方

0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