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与个人所得税扣缴
根据会计准则,非货币性福利的确认与计量需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企业需要确定福利的公允价值,这通常基于市场价值或成本加上合理利润。如果福利是企业自有的资源,如公司提供的住房,则应按租赁市场价值来确定。一旦确定了公允价值,企业应在提供福利的当期将其确认为费用,并相应地增加负债或减少资产。例如,如果企业为员工提供免费住房,应将住房的市场租金价值确认为费用,同时增加一项负债,表示企业对员工的应付福利。
根据税法规定,非货币性福利通常被视为员工的应税收入。企业需要根据福利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税金额,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具体税率和免税额度可能因地区而异,企业应咨询专业税务顾问以确保合规。

非货币性职工福利会计分录怎么做?
1、企业计提员工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管理费用(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支付并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银行存款
企业支付并发放员工非货币性福利时,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或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相关二级科目以及“银行存款”科目进行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与个人所得税扣缴怎么理解?不难理解,小编老师在上文内容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学员们应该都是有所掌握才对;其次就是非货币性福利也是属于企业支出的费用,也是属于员工一种收入,那么在计算和纳税上也是需要按照财务制度和税务法规来执行的,如果你们有遇到什么拿捏不准的财务问题,欢迎你们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咨询。











 

 
 
 
 
 
 
 
 官方
 
 0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