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中或有对价后续变动如何处理
一、初始确认与分类处理
初始计量规则
公允价值评估:在购买日需采用市场法、收益法或成本法评估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并计入合并成本。
分类标准:
负债类:若以现金或金融工具形式支付(如承诺追加现金),需确认为负债。
权益类:若以发行股权工具支付(如增发股票),则直接计入权益。
对商誉的影响
或有对价的初始金额将增加合并商誉。例如,若购买日评估或有对价公允价值为80万元,则商誉相应增加80万元。
二、后续计量的差异化处理
负债类或有对价
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例如,第一年末公允价值从80万元增至90万元时,需确认10万元收益(计入利润表)。
最终支付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损益。
权益类或有对价
初始确认后不再重新计量,仅在最终支付时调整权益账户(如资本公积)。
什么是或有对价?
或有对价是若存在未来特定的事项发生或特定事项的满足时,买方需要向卖方支付额外的资产或权益的义务,属于购买方与被购买方通过谈判确定的经济对价的内在部分,在购买方对被购买方的价值及其未来盈利能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采取或有对价的方式以降低自身可能要面临的风险。
或有对价中的对价指合并对价,其中合并对价是购买方用于支付的对价资产的价值,其支付的对象是被合并方原来的股东,合并对价一般通过股票以及现金等被认可的形式进行支付。
企业合并中或有对价后续变动如何处理?通过上文提及到的相关财务资料的学习,学员们应该非常清楚企业合并中的或有对价后续处理的方法,这个小编老师在上文内容中已经有阐述,在这里就不再介绍的;其实,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与或有对价相关的财务会计处理知识可以免费学习的,学员们想要系统全面学习的话,可以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报名,会有很多专业的财务老师给你们指导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