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清算期间的会计处理原则
清算期间发生的费用,一般作为清算费用入账,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1.确定费用范围:清算费用包含清算期间发生的职工生活费,财产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费用,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清算期间企业设施和设备维护费用、审计评估费用,为债权人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其他费用。
2.设置会计科目:应设置“清算费用”账户,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专门核算清算期间的各项费用支出。
3.账务处理:费用发生时,借记“清算费用”,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清算结束时,将“清算费用”账户发生额转入“清算损益”账户。
例如,清算期间支付审计费用,账务处理为借记“清算费用——审计费”,贷记“银行存款”。
规范入账清算费用,能准确反映清算期间的成本,为清算工作提供清晰财务信息,也有利于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企业清算所得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企业全部清算财产变现损益=存货变现损益+非存货财产变现损益+清算财产盘盈
企业的净资产或剩余财产=企业全部清算财产变现损益-企业拖欠的各项税金-尚未偿付的各项债务-收取债权损失+偿还负债的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
企业的清算所得=企业的净资产或剩余财产-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企业税后提取的各项基金结余+企业法定财产估价增值-企业的资本公积金-企业的盈余公积金+企业接受损赠的财产价值-企业的注册资本金
清算所得税额=企业的清算所得×企业清算当年经营所得适用的税率
企业清算期间的会计处理原则有哪些?通过上文小编老师针对性的介绍学习,相信学员们对于企业在清算期间发生费用的会计处理应该是怎么做的,其中涉及到的一些会计和原则知识也是需要学员们重点掌握的;企业的清算其实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负责的财务人员需要扎实的财务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操经验,有什么想要学习的财务方面知识,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报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