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之前注册资本是认缴的,一直没有到位。现在股 问
那个次年1月申报印花税就行,在工商年报的官网其它公示里边公示 答
你好老师,有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模板?发几份我参考 问
同学,你好 可以参考 https://www.acc5.com/search.php?word=%E8%B4%A2%E5%8A%A1%E5%88%B6%E5%BA%A6&type=download_model 答
老师:小规模商贸纳税人, 签订一份销售谈的就是不含 问
申报收入计算:是,按 100÷1.01≈99.01 元填 “未开票收入”,缴增值税≈0.99 元。 降风险措施: 全额申报,不隐瞒未开票收入; 留存合同(注明 100 元含 1% 税、不开发票)、送货单、收款凭证; 做账时按 “借:银行存款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 99.01、应交税费 0.99” 处理; 避免长期大量无票销售,尽量引导甲方要票。 答
老师,您好,一般纳税人医药公司,有两个仓库给做仓储 问
您好,只要有这个经营范围是可以的,没事 答
您好老师,过节我购买的礼品赠送客户,礼品的发票是 问
1、采购月饼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票才使用 贷:银行存款 2、赠送客户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一般确认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为采购商品的含税价款。 赠送按偶然所得申报个税 答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那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时也计入投资收益吗?
答: 公允价值增加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公允价值变动 减少做相反分录
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至投资收益的分录必须是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收益吗?
答: 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为了更好的核算投资产生的收益,从整个业务过程来看,即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后续计量、处置整个过程来看,只有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才真实反映了该项业务的损益; 二,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一个过渡性科目,平时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都是不确定的,随时都有增加或减少的可能,太不稳定,如果直接确认收益,容易造成报表的不真实。但是在该项投资处置后,这项投资产生的收益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这时将一直在过渡性科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核算的金额转出,转到投资收益中,这时的金额才是真正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和“投资收益”科目都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都应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所以这笔结转的分录并不影响当期损益。 若交易性金融资产跨期才出售,在上期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余额已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无余额,即使是这样,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仍应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科目,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和“投资收益”科目都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都应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所以这笔结转的分录并不影响当期损益。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老师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计投资收益还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计投资收益还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答: 1.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 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借:债权投资 贷:其他债权投资(原账面余额) 应当将重分类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冲回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如果重分类前公允价值变动向下波动但不存在预期信用损失,则作上面的相反分录。 如果重分类前该金融资产存在预期信用损失而计提了损失准备,结转资产减值准备: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2.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 ●同时,企业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其他债权投资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编制相反分录。 存在减值准备的,应转回: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876948484884 追问
2021-06-17 10:29
11876948484884 追问
2021-06-17 11:01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21-06-17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