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2021-07-12 07:15 来源:网友分享
961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大、使用年限长等特点,所以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时候,在当月计算全额成本和纳税抵扣并不合适.所以我们一般使用按期折旧的方式,也就是使用过程中逐渐磨损而减少的价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小编整理本文供大家参考.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1、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2、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递减的.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高,创造的收入也大.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初期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其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年增加.

再次,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估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

最后,加速折旧法考虑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规定是什么?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1)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如因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进步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固定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以上就是小编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等相关问题的解答,固定资产包括生产车间和办公楼这类房产,还有生产设备这类机械资产.鉴于固定资产的特性有所差异,所以折旧方法也有好几种,至于固定资产适用于哪一种折旧方式需要根据资产的特性来确定.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合并报表中少数权益如何处理
    合并报表中少数权益如何处理?通常来说,企业在合并过程中编制的财务报表中提及到少数权益的处理,依据小编老师的经验,这个处理的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财务人员则是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比如说计算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还就是将其变动金额额计入到综合收益表中核算的。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阐述的,有兴趣学习的学员们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
    2025-08-06 19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何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何计量?在财务领域中,非货币性资产说的就是那些不是以现金或者货币形式存在的资产,比如说常见的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等;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的方式进行交换,在计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则是需要根据具体的交易情况来确定入账价值的。关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相关计量知识都在下述文章中,有兴趣的学员可以来阅读下文。
    2025-08-07 9
  • 质保金会计处理要点
    质保金会计处理要点都有什么?关于质保金的理解,一般在合同约定的过程中因为需要保障某些指定的目标而提供的保障资金的;在质保金的会计处理上一般需要按照两个阶段来处理的,分别是销售商品和无法收回质保金的处理;在会计分录上则是可以通过合同资产、预计负债、主营业务成本等等科目来做账的,还有很多关于质保金会计处理的相关知识都在下述文字中,希望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8-08 14
  • 期间费用占比过高说明什么问题
    期间费用占比过高说明什么问题?从期间费用定义上理解,企业经营中所谓的期间费用说的就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而核量期间费用的占比高还是低往往会利用到期间费用率这样的指标,对于这个期间费用率指标高低反映的问题,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字中对此内容进行一一阐述的,也希望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问题,因为对你们以后处理期间费用的问题肯定是有所帮助的。
    2025-08-09 13
  •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需要缴税吗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需要缴税吗?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制度的要求,对于企业那些未分配利润转为增加资源资本的情形,那么在纳税申报上则是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觉得是否纳税的;主要的纳税往往则是需要考虑到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在下述文章中小编老师对此转增资本费用纳税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如果你们有这方面的兴趣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
    2025-08-09 9
  • 关联方资金占用利息如何合理定价
    关联方资金占用利息如何合理定价?作为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往往需要对定价进行规定的,因为关联企业的交易如果没有合法的规定很容易造成一定的税务上风险,比如偷税和漏税的风险;同样,对于关联交易方的利息费用的定价也是需要按照对应的办法指定的,小编老师所知的有市场定价、成本加成定价、协商定价等等;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说不定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8-11 8
相关问题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常用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老师,固定资产如何折旧,折旧方法有哪些

    常用折旧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些

    (1)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例:甲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为5000元,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要求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300000-5000)/10=29500元。   (2)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例:乙企业有一辆专门用于运货的卡车,原值为3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300000公里,(假设报废时无净残值),本月行驶3000公里,要求计算该卡车的月折旧额。   解: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30000/300000=0.1(元/公里)   本月折旧额=3000×0.1=300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例:丙企业新购入一台原值为6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净残值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有四种: 1.年限平均法,即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2.工作量法,即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常用的有哪些

    你好,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