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2020-12-04 08:04 来源:网友分享
6454
到期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写?其实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企业的到期还本付息按照月度进行的话,那么相关的利息收益的计算会按照其出借总额乘以月利率进行计算的,相关的会计分录都在下文中,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

到期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按月还息到期还本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前每月只归还利息,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每月还款金额为:出借总额×月利率;最后一次还款金额为:出借总额×月利率+借款总额.

假设:预期还款日是2016年11月8日,投资时间是2016年5月9日.借款期限是6个月的话,利息结算时间为6月8日、7月8日、8月8日、9月8日、10月8日、11月8日,本金结算时间为11月8日.每月利息是按照月利率来算的,本金X月利率,最后一次还款的金额是本金加上最后一笔利息的.

到期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写?

借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区别

一、长期借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在核算上主要区别在利息的确认上.

长期借款按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筹建期间)

在建工程或研发支出(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财务费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一次还本)

或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二、解释:

分期付息一般是半年或一年支付一次利息,构成了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所以应计入"应付利息"科目.而到期与本金一起一次性付息属于企业的一项非流动负债,故计入"长期借款"下的明细科目"应计利息"中.

到期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写?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其实通过小编老师在上文中整理的相关的资料,相信你们都知道企业如果是选择按照月度到期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是可以将其计入财务费用科目核算的,如果你们对此上文相关利息计算的公式有疑问,不妨来本网站上找老师进行咨询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对公资金频繁转入员工私户怎么合规
    对公资金频繁转入员工私户怎么合规?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对于这个问题根本还是涉及到公司对公账户转账私人账户的问题,很多学员们应该清楚按照金融机构的规定,公转私的行为一般都是会有很多方面的限制,会受到银行金融部门的监控;那么如何进行合规的公转私,其实还是有方法的。今天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罗列一些常见的合规公转私的方式,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11-03 11
  • 下游抵扣进项大于本企业销项怎么说明
    下游抵扣进项大于本企业销项怎么说明?这个问题一般说的就是下游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部分大于企业当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导致部分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及时的抵扣,其实这个问题的处理非常简单的,可以留置下一期进行抵扣即可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其他说明资料,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说不定对你们提升这个问题的认知有所启发的。
    2025-11-03 25
  • 混合销售与兼营怎么准确区分计税
    混合销售与兼营怎么准确区分计税?首先,学员们想要弄懂这个问题,应该对于混合销售和兼营销售的概念有所掌握的,具体的概念区分内容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可以自行阅读;今天小编老师将针对这两种不同销售类型的计税区分进行介绍,前者主要是以经营主业来划分,后者则是通过分别核算来计算的,更多内容大家都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11-05 15
  • 非居民企业股息红利怎么代扣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股息红利怎么代扣所得税?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针对非居民企业获得股息分红的收益,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当是以收入的全面作为应纳税额来计税的,其次就是扣缴人往往以支付人为主,可以选择按月或者按次数来申报纳税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财务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也希望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对你们应该有用的。
    2025-11-05 12
  • 递延所得税负债怎么期末复核调整
    递延所得税负债怎么期末复核调整?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针对企业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的复核调整的处理,首先需要操作的就是确认负债的期末余额,其次就是根据期末余额的变化分析原因,最后就是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调整处理的;这些关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调整的相关知识,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文学习,说不定对你们理解会有所启发的。
    2025-11-05 10
  • 企业分立后原有资质能延续使用吗
    企业分立后原有资质能延续使用吗?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要求,针对企业分立之后原公司的相关资质是不可以直接承接使用的,需要到有关部门办理新企业的资质,这点在相关政策中都明文规定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小编老师将会引用公司的条例给大家阐述,如果你们正好想要了解这方面的财务知识,那么不妨来阅读下述文字,说不定对你们理解有所帮助的。
    2025-11-05 10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