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什么是法律行为和事件有点忘了
心灵美的柠檬
于2024-05-19 14:20 发布 431次浏览
- 送心意
廖君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律师从业资格,税务师,中级经济师
2024-05-19 14:22
您好,好的,这个好区分
1、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2、法律事件具有客观性,不以自然灾害、战争等意志为转移;
3、法律行为是主观的,人的意志可以干预,比如签订合同,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客观事实,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除。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好的,这个好区分
1、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2、法律事件具有客观性,不以自然灾害、战争等意志为转移;
3、法律行为是主观的,人的意志可以干预,比如签订合同,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客观事实,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可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除。
2024-05-19 14:22:21

这个法律行为就是人为可以左右的,法律事件就是不能左右的,比方说战争,比方说洪水、地震。
2022-01-08 21:52:09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按照《民法典》(2021.1.1生效)的规定,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等。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
4、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
2021-04-22 23:11:58

同学,你好。
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的意识活动,是主动的,在行为之前有一定的打算、计划,合法法律行为比如:履行合同、按期还款;非法的比如:盗窃、抢劫。
法律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可抗力,比如:战争、洪水、地震、死亡等等。
2020-04-06 22:48:43

你好,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
如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是法律事件,如果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是法律行为。
比如:地震等自然灾害;人的死亡等相对事件,这些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是人的意志所不能操控的,所以是“法律事件”。
又如:签订合同、买卖股票,这些行为都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操纵的,所以是“法律行为”。
2019-10-14 21:09:22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