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老师,之前没接触过外贸企业相关业务,现在刚接手的公司是生产型外贸企业,产品大部分外销,少部分内销,听完学堂里面外贸企业的课有些问题还是模糊, 想请问:免抵(退)税额怎么计算?账务处理怎么做?

会计学堂
于2020-01-03 11:21 发布 840次浏览
- 送心意
羽飞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2020-01-03 12:14
账务处理参考以下: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相关问题讨论
账务处理参考以下:1.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2.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5.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2020-01-03 12:14:34
你好,委托出口协议是怎么写的?是以外贸企业的名义报关出口吗?
2018-08-25 06:52:56
你好,商贸企业没有免抵税额,只有应退税额,计算原理不同
2016-06-21 15:30:12
正常计提增值税,纳税即可
2017-03-07 13:30:07
外贸企业计算出应收增值税退税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生产企业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
一是,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
2016-03-16 19:41:56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羽飞老师 解答
2020-01-03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