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暖暖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

2019-07-26 11:30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业务是常见的两种进出口业务方式,由于其字面意思相近,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容易将两种业务混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两种业务的区别:

  一、业务实质不同:来料加工是一种委托加工业务;而进料加工是一种购进和销售业务。

  二、合同方式不同:来料加工一般是进口原材料与出口产成品签订一笔进出口合同;而进料加工一般进口原材料签订一笔进口合同,出口产成品签订一笔出口合同,进出口合同上没有实际联系。

  三、客户对象不同:来料加工进口和出口一般是同一个客户;而进料加工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客户一般不同。

  四、税收处理不同。

  1、增值税:

  来料加工是免税业务。

  进口时免增值税,出口时免征增值税,收取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因为是免税收入,所以其对应的国内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不涉及出口退税。

  进料加工是出口退税业务。

  进口时免增值税,出口时按免抵退税办法计算出口退税,但要考虑进口时免税购进的原材料部分来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2、关税:

  来料加工进口时免征关税,出口时对成品也不征收出口关税。

  进料加工按加工后复出口的数量免征进口关税,出口时这部分材料免征出口关税。
1.收到受托加工物资时:
不作会计处理,但对收到的受托加工物资,应当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2.实际加工时: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等
3.完工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受托加工完工商品
贷:生产成本
4.交付完工物资时:
借:应收帐款 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同时,结转库存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等
贷:库存商品——受托加工完工商品
另外:在备查簿上登记交还的受托加工物资。 +
进料加工
1、科目设置
◆ 原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 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 主营业务成本 --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2、会计核算
◆购入免税料件时
DR:原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CR: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
◆ 领用保税料件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CR:直接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 核算直接人工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CR:应付工资
◆ 核算制造费用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CR:制造费用—XX费用
◆结转产成品时
DR: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C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外销确认收入
应收帐款
主营业务收入--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 结转销售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每月免税申报时
主营业务成本----出口征退税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税务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或《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 ),依据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
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收到税务机关《免抵退税通知书》时,依据应退税额、留抵税额:
应收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成交方式为CIF时,应当先按照出口专用发票金额确认收入,收到运保佣单据时,冲减收入、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出口(红字)
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
主营业务成本--出口(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墨墨 追问

2019-07-26 11:57

好的,谢谢老师,老师我想再问一下用国内的原料做出口业务与进国外的原料也做出口业务,这两种账务处理有什么不同吗

暖暖老师 解答

2019-07-26 11:58

这个问题就不是很熟悉了

墨墨 追问

2019-07-26 13:19

好的

暖暖老师 解答

2019-07-26 13:19

祝你周末开心愉快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业务是常见的两种进出口业务方式,由于其字面意思相近,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容易将两种业务混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两种业务的区别:   一、业务实质不同:来料加工是一种委托加工业务;而进料加工是一种购进和销售业务。   二、合同方式不同:来料加工一般是进口原材料与出口产成品签订一笔进出口合同;而进料加工一般进口原材料签订一笔进口合同,出口产成品签订一笔出口合同,进出口合同上没有实际联系。   三、客户对象不同:来料加工进口和出口一般是同一个客户;而进料加工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客户一般不同。   四、税收处理不同。   1、增值税:   来料加工是免税业务。   进口时免增值税,出口时免征增值税,收取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因为是免税收入,所以其对应的国内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不涉及出口退税。   进料加工是出口退税业务。   进口时免增值税,出口时按免抵退税办法计算出口退税,但要考虑进口时免税购进的原材料部分来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2、关税:   来料加工进口时免征关税,出口时对成品也不征收出口关税。   进料加工按加工后复出口的数量免征进口关税,出口时这部分材料免征出口关税。 1.收到受托加工物资时: 不作会计处理,但对收到的受托加工物资,应当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2.实际加工时: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等 3.完工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受托加工完工商品 贷:生产成本 4.交付完工物资时: 借:应收帐款 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同时,结转库存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等 贷:库存商品——受托加工完工商品 另外:在备查簿上登记交还的受托加工物资。 + 进料加工 1、科目设置 ◆ 原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 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 主营业务成本 --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2、会计核算 ◆购入免税料件时 DR:原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CR: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 ◆ 领用保税料件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CR:直接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 核算直接人工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CR:应付工资 ◆ 核算制造费用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CR:制造费用—XX费用 ◆结转产成品时 DR: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C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外销确认收入 应收帐款 主营业务收入--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 结转销售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每月免税申报时 主营业务成本----出口征退税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税务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或《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 ),依据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 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收到税务机关《免抵退税通知书》时,依据应退税额、留抵税额: 应收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成交方式为CIF时,应当先按照出口专用发票金额确认收入,收到运保佣单据时,冲减收入、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出口(红字) 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 主营业务成本--出口(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2019-07-26 11:30:35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业务是常见的两种进出口业务方式,由于其字面意思相近,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容易将两种业务混淆,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两种业务的区别:   一、业务实质不同:来料加工是一种委托加工业务;而进料加工是一种购进和销售业务。   二、合同方式不同:来料加工一般是进口原材料与出口产成品签订一笔进出口合同;而进料加工一般进口原材料签订一笔进口合同,出口产成品签订一笔出口合同,进出口合同上没有实际联系。   三、客户对象不同:来料加工进口和出口一般是同一个客户;而进料加工进口原材料和出口产成品的客户一般不同。   四、税收处理不同。   1、增值税:   来料加工是免税业务。   进口时免增值税,出口时免征增值税,收取的加工费免征增值税,因为是免税收入,所以其对应的国内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不涉及出口退税。   进料加工是出口退税业务。   进口时免增值税,出口时按免抵退税办法计算出口退税,但要考虑进口时免税购进的原材料部分来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和“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2、关税:   来料加工进口时免征关税,出口时对成品也不征收出口关税。   进料加工按加工后复出口的数量免征进口关税,出口时这部分材料免征出口关税。 1.收到受托加工物资时: 不作会计处理,但对收到的受托加工物资,应当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2.实际加工时: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等 3.完工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受托加工完工商品 贷:生产成本 4.交付完工物资时: 借:应收帐款 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同时,结转库存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等 贷:库存商品——受托加工完工商品 另外:在备查簿上登记交还的受托加工物资。 + 进料加工 1、科目设置 ◆ 原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 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 主营业务成本 --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2、会计核算 ◆购入免税料件时 DR:原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CR: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 ◆ 领用保税料件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CR:直接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 核算直接人工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CR:应付工资 ◆ 核算制造费用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CR:制造费用—XX费用 ◆结转产成品时 DR: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C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外销确认收入 应收帐款 主营业务收入--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 结转销售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每月免税申报时 主营业务成本----出口征退税差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税务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或《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 ),依据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 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收到税务机关《免抵退税通知书》时,依据应退税额、留抵税额: 应收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成交方式为CIF时,应当先按照出口专用发票金额确认收入,收到运保佣单据时,冲减收入、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出口(红字) 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 主营业务成本--出口(红字)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2019-02-22 11:37:11
你好,同学。是这样的。
2019-07-26 13:24:56
你好同学,我这有一些课件,怎么发给你?
2021-10-30 18:11:33
如果你办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是不用交增值税的,如果你交了增值税,,那就是没有办来料加工免税证明,这样你交的增值税与关税都入成本吧。。。。。
2017-06-28 15:42:2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下列各项对于基本每股收益具有稀释作用的是(  )

    D 按照市价发行普通股,导致企业经济资源流入与普通股股数同比例增加,既没有稀释作用也没有反稀释作用,选项A错误;亏损企业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市场价格,具有反稀释性,选项B错误;可转换公司债券增量股每股收益大于基本每股收益,具有反稀释性,选项C错误。

  • 老师您好,我们买了一块地,建酒店,工程造价是1600万,

    你好,那对方给你发票怎么开?

  • 下列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的表述中,不正确

    A,B,D选项A:纳税人使用的土地不属于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的,由纳税人分别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内,纳税人跨地区使用的土地,其纳税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选项B:纳税人因土地的权利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应截止到土地权利发生变化的当月末。选项D: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征收方法,具体纳税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 总包代付农民工工资,我们公司又叫农民工开发票,这

    您好,开发票过来的,借:劳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 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合伙

    D合伙企业解散事由:(1)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6)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