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得和损失的账务处理

2019-03-05 19:38 来源:网友分享
2780
利得和损失的账务处理,有些学员对一些概念是有认知上的错误的,比如这利得的含义,有的学员觉得就是收入吗,在会计准则中的含义就是企业日常活动中的经济利益的说的,而利得呢,请阅读下文。

利得和损失的账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互转化等,会计处理上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利得和损失的账务处理

利得与损失的会计核算

我国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有两个去向,即作为资本公积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或作为非经常损益反映在利润表中。

(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核算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当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目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应贷记“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核算

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会计核算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1)各项资产的减值。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形成的资产减值损失,应按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

(2)有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应当借记或贷记相关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应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应将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净损益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利得的其他问题或许大家也是感兴趣的,比如债务重组利得的账务如何处理,本文只讲述利得和损失的账务处理,如果你投疑惑,学习起来也很简单,请咨询会计学堂老师即可。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老师,企业非正常损失和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

    第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1)转入清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取得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结转清理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第二种会计处理方法 (1)转入清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取得变价收入时,将取得的变价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同时结转该部分原材料的成本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 所有者权益包括“利得和损失”吗?“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有什么区别?怎么理解?

    1、包括的,其他综合收益就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2、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影响企业利润。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不影响企业利润。

  • 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怎么了理解

    您好。利得和损失都是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收益和支出 是偶然的所得或者支持

  • 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是指,当一家公司认定某笔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将其从应收账款余额中调整出去,确认其为坏账损失时,应该采取的账务处理方法。一般来说,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步骤如下: 1、在账务处理室记录并确认坏账损失。 2、凭借坏账损失登记表,在总账中将坏账损失从应收账款的余额中调出,同时贷方登记到坏账损失账户。 3、凭借费用登记表,在总账中将坏账损失费用从坏账损失账户调入费用科目的余额,同时借方登记到费用科目。 4、在坏账损失账户中登记坏账损失金额,并在公司会计报表中计收。 拓展: 一般来说,坏账损失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坏账准备金来计收,从而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例如,百度在2015年的财务报表中,坏账准备金的金额占收入的2.6%,用于防范坏账损失,减少公司财务风险。

  • 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税务处理区别

    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是指允许在税务报告中减除的损失。正常损失指的是在正常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的损失,而非正常损失则指其他损失,例如灾害性损害造成的损失。 正常损失在税务报表中可以抵税,而非正常损失则受到相关法规的限制。根据国家税收法律和规定,正常损失可以按照次序在多年内减免,而非正常损失则可以当年直接减免。因此,正常损失可以抵税,而非正常损失则只能减少税负。 总的来说,正常损失可以作为税收优惠策略,允许纳税人利用经营损失来减轻税负。非正常损失则主要是为了保护税务报告免受非常规损失的影响,以避免纳税人过度抵税,保持税收公平性。 例如,恐怖袭击造成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税务机关可以在当年立即减免税款。此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属于非正常损失,可以在当年抵减税款。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