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不征税收入包括什么项目?

2018-08-23 09:46 来源:网友分享
4418
自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引入了不征税收入这一概念,那么事业单位不征税收入包括什么项目?会计学堂小编知道的有“政府财政的拨款项目”......下文是具体的解答内容!

事业单位不征税收入包括什么项目?

答: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即使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出台后,也还是按照1999年65号文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65号文)在执行。

原65号文并没有提出不征税收入这个概念,仅仅提出来免税收入,关于免税收入,65号文中是这样规定的:

应纳税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收入项目金额

上式中的收入总额,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交收入和其他收入。

除另有规定者外,上式中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收入项目,具体是:财政拨款;经国务院及财政部批准设立和收取,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收入等;

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不包括计划单列市)批准,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财政部核准不上交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事业单位从其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的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资助;社会团体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

事业单位不征税收入包括什么项目?

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的区别是什么?

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的区别如下:

1、从根本上来说,免税收入是国家优惠政策,对于某些该交税的经营活动准予其不交税,有可能是鼓励此项经济活动;而不征税收入是本身不需要交税的活动;

2、不征税收入是指从性质和根源上不属于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负有纳税义务并不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组成部分的收入。比如一些政府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

3、根据税法的一些规定:免税收入,本身已构成应税收入但予以免除,属于税收优惠项目。具体包括以下4项: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关于上文对“事业单位不征税收入包括什么项目?”的理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带啊解答。涉及的干货性质的内容比较多,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阅读文章!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外包过程中数据交接怎么保障安全
    财务外包过程中数据交接怎么保障安全?顾名思义,所谓的财务外包指的就是企业将其财务某些事项或者流程将其承包给其他第三方具有财务资质的机构。因此对于公司来说保障外包过程中数据的安全就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学员们可以考虑通过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等方面来限制的,相关的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和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2 13
  • 财务共享中心如何优化资金支付审批流程
    财务共享中心如何优化资金支付审批流程?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话题,很多公司加入财务共享中心之后,对于公司很多财务审批的流程都是需要进行优化的,因为财务审批流程是在财务规范基础之上通过一定财务审批权限的设定,对于公司不同业务的不同事项进行审批;那么如何做好优化财务共享中心资金支付审批流程,小编老师有几点建议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介绍,欢迎来阅读。
    2025-09-23 15
  • 育儿补贴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
    育儿补贴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按照税法相关条例的规定,所谓的育儿补贴账款说的就是个人生育儿女获得国家针对性的补贴费用,在税务申报上针对育儿补贴账款的个人所得税的申报,需要分为单位代扣代缴申报和个人自行申报纳税两种,这两种关于育儿补贴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相关操作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资料在下述文章中,如果你们对此方面内容有兴趣,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9-24 13
  •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怎么用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怎么用?按照目前税法政策的相关要求,针对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是可以享受的,只不过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在申报纳税过程中则是需要验证是否满足对应的免税政策的,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关于不同的免税政策对应的免税比例也是不同的,因此如果你们对此方面的内容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9-25 13
  • 小公司用财务自动化工具该怎么控制成本
    小公司用财务自动化工具该怎么控制成本?本质上来说,公司财务系统实现自动化的操作,目的就是为公司降本增效的;但是对于很多新手会计学员来说,小公司的财务自动化工具使用控制成本的做法就不是很熟悉的;因为对于小公司来说,成本就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如果你们对此方面的做法有兴趣,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说不定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7 8
  • 费控系统怎么设部门个性化审批
    费控系统怎么设部门个性化审批?众所周知,费控系统就是用来企业费用管控的财务系统软件,在这个费控费用软件中,如何对于公司各个部门的费用进行个性化的审批流程设定,这个就非常考验公司财务人员对于这个系统的实操能力的;如果还有学员不会操作的,没有关系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相关的财务实操资料在下述文章中,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进行学习。
    2025-09-29 7
相关问题
  • 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包括什么范围,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包括什么项目,请详细说下

    自不征税收入概念面世以来,很多企业在实务中未能真正理解其内涵,甚至在亏损弥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方面进行所谓的纳税筹划,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而懵然不知。笔者通过论证得出以下结论: 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预先剔除,与亏损无关,不能用于弥补亏损。 不征税收入形成的研发支出和无形资产摊销不允许税前扣除,更不能加计扣除。 一些不征税收入,如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收到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核电行业收到的增值税退税款等,一旦改变用途,须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税,且其对应的支出不能税前扣除。 税法明文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在特殊情况下可转化成应税收入,其对应的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 不征税收入如何界定? 《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的收入总额界定为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不征税收入和征税收入。征税收入又分免税收入和应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以及企业取得且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免税收入属于税收优惠政策,构成征税收入但予以免除,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免税收入是征税收入的组成部分,但基于税收优惠政策而免予征税,随着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而调整,不能永久列入不征税范围。 不征税收入是非经营活动或非盈利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从所得税的计税原理上讲,应永久不列入征税范围。因此,不征税收入对应的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而征税收入对应的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应该说,这是2008年开始施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区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理论意义所在。 基于此,不征税收入一般不能作为应税收入处理,并要求在财务上单独核算。 不征税收入与亏损无关,不能用于弥补亏损 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征税收入相关,因不征税收入被排除在征税收入之外,与应纳税所得额无关。免税收入是贯彻经济政策给予企业的支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也从总收入扣除。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按照适用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应纳税所得额等于零,企业所得税为零;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小于零,就是税法定义的亏损,作为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在5年内可以用税前利润弥补。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该法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 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于企业持续经营假设给予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有向以前年度结转、向以后年度结转和将两者结合的混合结转3种做法,我国选择向后结转且规定不超过5年。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必须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且该所得额应经过税务机关审核确认,不能自行调整。弥补亏损指用以后实现的所得额弥补,不是用会计利润弥补,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上体现为纳税调减。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10﹞148号)规定,企业符合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三“纳税调整明细表”中核算,不征税收入作为纳税调减处理,与之相对应,由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含费用和资产的折旧、摊销),作纳税调增处理。企业取得的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不得弥补当期及以前年度应税项目亏损;当期形成亏损的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也不得用当期和以后纳税年度应税项目所得抵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减去免税收入减去各项扣除减去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是一个大于零的数。 通过纳税调整将不征税收入及其形成的支出从应纳税所得额中分离出来,再将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从收入总额中剔除,在此基础上,将应税收入与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按照税法口径匹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计算应纳税额或结转亏损的数额。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征、免征所得额项目与企业亏损无关。 无论免税项目所得还是不征税项目所得,都不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税项目与免税项目(包括不征税项目)不能互相调剂补亏。 既然不征税收入与企业亏损无关,因此,假使存在亏损,不征税收入仍然不能用于弥补亏损。 不征税收入改变用途,其对应支出不能税前扣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规定,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由企业专项用于软件产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并单独进行核算,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核电行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38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核力发电企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款,专项用于还本付息,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财税﹝2012﹞27号对软件企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作为不征税收入,只能用于软件产品开发和扩大再生产,并且单独核算,否则,软件企业取得的退税款,须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应的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财税﹝2008﹞38号文件对核电行业收到的增值税退税款作为不征税收入,只能用于还本付息,并且单独核算,否则,核电行业收到的增值税退税款,须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应的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值得注意的是,税法明文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在特殊情况下可转化成应税收入,其对应的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 形成的研发支出和无形资产摊销不允许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116号)第七条规定,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从该通知附件“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中看,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将企业收到的专项拨款单独列示,是充分考虑到企业收到资金进入资金池后,无法区分此类资金形成的支出哪些是征税收入形成的,哪些不是征税收入形成的,但为了计算和填表简化,将收到的拨款视同形成了等额的支出,在计算加计扣除时从中扣减。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关村、东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试点地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有关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13号)附件“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中,仍然继承了《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税发﹝2008﹞116号文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支出不能税前扣除的精髓。 另外,企业取得的财政拨款等不征税收入形成的研究开发支出,是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给予的财力物力支持,是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更不能加计扣除。

  • 事业单位奖励性补贴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项目

    您好!事业单位奖励性补贴包括以下项目津贴补贴:像职务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信费、防暑降温、独生子女、副食补贴等等;这部分因政策和资金的来源不同,有国家制定、省制定、行业制定、单位制定的,都可以归到这一类里。

  • 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

    1.财政补助收入(给本单位和给所属单位)   2.上级补助收入   3.拨入专款(分为自用和拨给所属单位)   4.事业收入(纳税)   5.经营收入(纳税)   6.附属单位缴款   7.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零星收入)

  • 老师,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收入都包括什么

    同学,你好 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

  • 行政事业单位总收入和总支出包括哪些科目

    您好!可以参考政府会计制度,网上可以搜到。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