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哪些?

2023-06-18 20:14 来源:网友分享
329
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总体法、双重声明周期法、均匀年限折旧法、变率年限折旧法和费用减免法,各具特点,并计入财务报表中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未来收益能力。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哪些?" alt="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都有哪些?"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现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总体法、双重声明周期法、均匀年限折旧法、变率年限折旧法、费用减免法等,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财务报表上会有折旧费用,用于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以及未来期望的收益能力。

1、总体法:总体法也称为统一法,其本质是将一批固定资产按照其总价值计提折旧,折旧计算公式如下:每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资产使用期间的月

2、双重声明周期法:双重周期法也叫双重总体或双重统一法,是以双重声明周期法计算折旧金额,折旧计算公式如下:每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剩余使用期限的月数

3、均匀年限折旧法:均匀年限折旧法把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划分为多个时期,按照资产的使用期限,统一将其中每个时期的折旧相同,折旧计算公式如下:每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使用期限的月数

4、变率年限折旧法:变率年限折旧法认为折旧金额不应始终保持一致,而是随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折旧计算公式如下:每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1-本月使用系数)

5、费用减免法:费用减免法又叫剩余价值法,是一种计算折旧的一种方式,通过计算可以判断固定资产依然可以提供多少的剩余价值,折旧计算公式如下:每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净值)/资产所剩余的使用期间的月数

拓展知识:

固定资产折旧报告是计算和分析所有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将按照折旧方法的要求,记录每一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少的值和折旧的金额,以及折旧的总额。根据不同的折旧方法,折旧报告中的折旧总额也有所不同。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工会经费返还条件有哪些
    工会经费返还条件有哪些?按照工会法的相关要求,对于公司工会组织的经费需要企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拨发的,但是学员们应该也知道工会经费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也是可以申请返还的,最为常见的要求就是有工会组织的合法性、经费使用的合规性以及按时缴纳工会经费等等,相关的知识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如果你们对此方面的内容有兴趣,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10-21 17
  • 财务指标口径不统一怎么标准化
    财务指标口径不统一怎么标准化?根据小编老师所知,企业财务指标口径不统一的问题一直都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大忌,这不管是在小公司还是集团大公司,如果财务指标的口径不统一,那么势必会造成公司的财务数据混乱的。关于如何来解决公司财务指标扣减不统一的问题,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内容中阐述自己的措施,如果你们有兴趣学习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10-24 14
  • 固定资产超 5000 万还能享受加速折旧吗
    固定资产超 5000 万还能享受加速折旧吗?是的,按照政策的规定,对于企业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的固定资产可以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进行扣除的;但是很多学员们不明白,如果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超过了5000万的是否还可以继续享受这个税收优惠政策,小编老师只能说是机会的,但是具体的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执行,相关的资料欢迎大家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10-29 11
  • 大额会议费无明细被查怎么补证
    大额会议费无明细被查怎么补证?在小编老师以往的财务工作经验中,对于企业大额会议费用或则其他的费用没有对应的明细文件,在税务申报过程中一般会被税务工作人员稽查,如果有查到这个问题就会要求企业补交对应的文件证明资料;在下述内容中小编老师将会罗列一些企业大额会议费用需要补充资料明细给大家,如果你们正好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10-30 11
相关问题
  •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常用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 固定资产折旧都有哪些方法?公式是什么呢?

    您好 1.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 老师,固定资产如何折旧,折旧方法有哪些

    常用折旧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定率递减法。

  • 固定资产常用的折旧方法有哪些?

    你好,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