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2018-07-27 09:47 来源:网友分享
4925
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关于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一共有五种方法供大家参考,具体的详细内容会计堂小编已经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整理清楚,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1、先进先出法.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2、后进先进法.后进先进法也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也较为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但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将低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高,利润偏低.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法较上述两种方法简便,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5、个别计价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存货报废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答:1、发生报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的账面价值)

贷:有关存货科目(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报废存货的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如果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的,还要转出其计提的累计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2、经批准后进行处理

借:原材料(残料入库)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或责任人的赔偿)

管理费用(扣除残料及赔偿后的净损失,属经营损失的部分)

营业外支出(属于非常损失的净损失,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如果直接出售报废的存货残料取得收入

(1)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报废存货残料的价值)

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上就是会计学堂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般企业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精彩资讯,尽在会计学堂.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小企业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

    1、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小企业通常采用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将该时期内入库的存货数量和成本相加,然后除以该时期内入库的总存货数量来计算出存货的平均成本,作为该时期内发出的存货的成本。比如,一家小型企业在3月1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00元;3月10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50元,3月15日发出10件A产品,此时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该批发出的存货成本,即:(20×200+20×250)/40=225元,故此批发出的存货成本为225元。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在发出存货时,优先以最先进入库存的存货为基础,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比如,一家小型企业3月1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00元;3月10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50元,3月15日发出10件A产品,此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该批发出的存货成本,即:20×200=2000元,故此批发出的存货成本为2000元。 3、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指,在发出存货时,优先以最后进入库存的存货为基础,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比如,一家小型企业3月1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00元;3月10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50元,3月15日发出10件A产品,此时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该批发出的存货成本,即:20×250=5000元,故此批发出的存货成本为5000元。 以上是小企业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三种,其中移动平均法是小企业常用的计价方法,它把不同时期的存货成本加权计算,比较客观合理;而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则是把存货成本以最早进仓或最晚进仓的存货成本为准,用于计算特定批次发出的存货成本。

  • 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下实用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

    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实用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是:月末一次性加权平均法,这个是运用最好的。

  •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中,可以随时计价的方法有哪些?

    同学您好。想要随时计价,可以选择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

  • 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对企业损益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你好: AC 期初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成本会降低,当期的收益可能会因此而相应的增加;期末存货如果计价过低,当期成本会增加,当期的收益可能会因此而相应的减少。

  •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简述每种计价方法的适用性。

    个别计价法 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提示】先进先出法下,当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如果存货的市价呈上升趋势则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2B∑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2B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2B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2B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一般来说,实务中经常用到的是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只是用在特殊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