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益会计处理原则是什么

2019-11-12 20:30 来源:网友分享
3338
汇兑损益会计处理原则是什么?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汇兑损益是根据每个月的月初第一天的汇率与下月的汇率之差,汇兑损益在会计处理上有哪些原则,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这篇文章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汇兑损益会计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1.首先应认定记账本位币及记账汇率

【提示】在没有特别说明时,默认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记账汇率为当日的市场汇率.

通常记账汇率选择:

①即期汇率

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②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即按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

2.当发生外币业务时,应以记账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登账,并对外币账户的金额进行双重登记.如果是收到外币资本投入,应当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按此标准核算不会出现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3.期末应采用期末现行汇率对所有外币账户(外币货币性项目)进行调账,并对汇兑损益进行认定.损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汇兑损益会计处理原则是什么

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企业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如下.

一、交易日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二、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分别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一)货币性项目的处理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因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所谓汇兑差额,是指对同样数量的外币金额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差异.

(二)非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1.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资产项目,以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2.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原记账本位币进行比较,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汇兑损益会计处理原则是什么的内容,会计学堂小编就介绍到这,上文有将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详细的介绍了一番,你都读懂了吗?更多有关汇兑损益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收藏本站,查看本站资讯更新.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