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流程?

2019-04-24 15:42 来源:网友分享
2045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除了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外,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成本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下面华律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流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流程?

1.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根据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需要确定作业中心、作业、资源动因、作业动因等基本要素,同时,对实施企业的信息化条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青岛啤酒已经积累了多年借助ERP系统进行管理的经验,因此,具备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信息技术条件.  根据现有啤酒生产厂的实际生产工艺流程,确定了作业中心和相关的各项作业.啤酒生产流程基本分为糖化工段、发酵工段、过滤工段、各条包装线工段等主要环节,并且每个工段内部又包含各种不同的单个生产加工环节,因此根据以上的生产信息,确定了以下的各个作业中心及包含的作业:制麦作业中心、糖化作业中心、发酵作业中心、过滤作业中心、包装作业中心.

除以上的作业中心外,啤酒生产厂还有其他的作业中心,比如,质量检测作业中心、生产调度作业中心、空压制冷作业中心、材料仓储作业中心……是否将这些作业中心也单独作为归集资源的成本库呢?经过大量的调研,最后根据以下两个因素,将上述辅助生产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进行合并,共同组成一个归集资源的成本库,并且按照不同的资源动因,将这个辅助生产作业中心归集的资源再进行二次分配至糖化、发酵、过滤、包装等作业中心,形成了具有青岛啤酒特色的作业成本法,即,辅助生产作业中心的资源,按照资源动因分配至生产作业中心,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生产作业中心的资源分配至成本对象.

2.作业成本管理系统

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生产成本需要大量基础生产数据的支持,单纯依靠记录手工统计台帐的方法是无法满足核算成本时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作业成本法在青岛啤酒应用的同时,一套先进的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也在青岛啤酒上线,用于支持公司的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以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为理论依据,在系统中创建了制麦、糖化、发酵、过滤、包装等全部的作业中心,将每个作业中心每批次生产任务的全部投入产出信息都记录在系统中,并且前、后两个作业中心的数据实现了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成本的生产过程化管控力度.啤酒生产厂的价值链完全反映在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中,有助于公司对价值链进行分析;同时还有助于公司对生产环节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为青岛啤酒开展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流程?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二、个别指定法:

个别指定法又叫个别计价法,是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个别指定法计算商品成本,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按照批号来分别计算,计算出来的的商品成本最为准确,主要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获批次的库存商品的企业,比如医药销售企业、食品销售企业.

三、全月一次平均法:

全月一次平均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财会问题,欢迎登陆会计学堂官网进行老师在线咨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企业合并中或有负债的确认标准
    企业合并中或有负债的确认标准是什么?按照小编老师所知,对于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或有负债的定义,相信学员们应该都知道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潜在的负债义务的;那么对于或有负债的确认标准则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说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第二个条件就是需要进行可靠地计量的;详细的财务资料将会在下述文字,有兴趣的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学习。
    2025-08-14 8
  • 非货币性福利的个税处理
    非货币性福利的个税处理怎么做?顾名思义,在企业中所谓非货币资产福利说的就是那些不是以现金或者货币直接发福利的资产,比如说实物、有价证券等等;那么在个人所得税核算方面,针对员工获得非货币性福利的则是需要按照视同销售的价格进行计算的,具体的计算公式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阐述的,如果有兴趣的学员们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学习。
    2025-08-14 12
  •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会计处理要点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会计处理要点是什么?按照小编老师多年的财务经验,关于企业保理业务的应收账款的处理要点,关键就是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制度准确的记录好每一笔保理交易的数据,如果应收账款已经被转让,那么则是需要按照协议确认收入并在期末的是结转到成本费用科目核算;关于应收账款的保理业务会计处理相关要点知识,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
    2025-08-15 10
  • 充分披露原则的底线要求是什么
    充分披露原则的底线要求是什么?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对于企业充分披露原则的要求,主要需要根据公司的性质来划分的,比如说上市公司的信息充分披露就比较严格的,非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就比较轻松的。在下述内容中小编老师将会针对公司信息披露遵循的原则进行介绍,也希望你们都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说不定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8-18 6
  • 数电票重复报销如何防范
    数电票重复报销如何防范?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企业数电发票的重复报销的情况在财务领域中偶尔也是有发生的,因此很多企业都会指定预防数电发票重复报销的措施,一般会包含建立电子发票报销台账、建立财务费用报销系统以及规范报销流程和要求等等;这些关于数电发票重复预防的措施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介绍,如果你们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都是可以来阅读下文。
    2025-08-19 9
  • 股份支付等待期的会计处理要点
    股份支付等待期的会计处理要点有哪些?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学员们想要弄清楚股份支付中等待期会计处理的要点,就需要清楚的知道不同情形下对应的会计处理要点都是不同的,比如说母公司是否以其本身权益工具来计算,还有就是结算和接收服务的都是母公司的权益工具计算情况也是不同的。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相关的财务资料给大家,也建议你们可以来认真阅读下述文字学习。
    2025-08-20 5
相关问题
  • 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流程

    快消品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完整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比较成本法。其中,完整成本法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制造费用和费用等;直接成本法只考虑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变动成本法只计算当前产品所需的材料和人工成本;比较成本法则是比较当前产品及其他产品的成本来确定当前产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流程一般包括:预算与计划->集中采购->入库登记->销售->发货->发票核对->应付账款登记->费用核算->成本核算。 拓展知识:快消品行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以此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流程

    学员您好!请具体说明哪个行业的成本核算,方便我们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谢谢!

  • 求商贸行业和制造行业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还有相关的成本核算表及分析表

    你好,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1.售价核算法 2.进价核算法 成本计算方法 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出各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 食醋制造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流程指导

    同学你好 可以看下制造业的

  • 同求一份详细的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成本核算表格,核算方法,核算流程及成本报表等全部内容,谢谢!

    成本核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来定:主要看产品是否是多步骤生产(生产工艺的特点);半成品是否有销售的情况(如果有销售,可能需要采用分步核算,以便准确核算半成品的成本);工作(成本/生产)中心是按照产品来分还是工艺来分。 如何核算成本:首先归集产品的材料成本,一般都需要技术部门提供产品的BOM(物料清单),以确保按订单或者生产计划生产的时候领料的准确。(一般会问生产线出现来料不良和损坏怎么处理:退仓并补领即可,损坏部分需要当月预提计入制费,损坏材料报废的时候,冲预提,并将报废材料的价值从原材料科目转出,来料不良属于供应商的责任,退返供应商有退货和换货两种处理方式)。 接下来是直接人工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来分摊当月的人工费。在线是否分摊人工,可根据公司的在线是否比例小,而且在线的量较稳定,一般公司都希望不要将费用分摊给在制品,如果核算在制品的人工,可以根据投入工时、完工程度、投料的比重作为依据来分摊。 制费的分摊:选择投入工时或者完成工时或者机器工时来分摊当月的制费,也可选择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并行的办法(部分费用采用机器工时分摊,部分采用人工工时分摊)。在线是否分摊,同直接人工的做法。 成本分析:可按当月销售分析毛利率、净利率;完全成本法(做分产品损益表将期间费用选择一定标准分摊给产品)下的净利率;可按当月生产当月全部销售的假设做以上两个成本分析表(因为当月的实际业绩并未在销售中全部体现,当月的生产全部销售与当月投入的成本费用配比,更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费用的分析,可以做当月的人工、制费、期间费用除当月的投入工时、销售工时,以便与以前月份的单位工时费用比较。发现费用异常需要查找原因,给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一、库存物流与总账信息流的对应关系表 物流(材料/人工/费用状态) 信息流(总账) 材料采购入库/退货 应付账款、原材料 增加/减少 材料的报废申请/退港或者作为废品出售 费用预提,材料转入报废仓,不涉及材料/原材料 减少 冲 预提 直接材料的领用 原材料 减少,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增加 辅料的领用(产品上不直接体现,价值低) 制造费用 增加,原材料 减少 生产线材料损坏退损坏仓/来料不良仓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减少,原材料 增加 来料不良退返供应商(退货/换货) 原材料 减少,应付账款减少/从来料不良仓调拨到换货仓 直接工人劳动的消耗 应付工资,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增加 制费的归集、分摊 制造费用 转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增加 成品半成品完工入库 半成品、库存商品增加,生产成本的三个明细科目转出 成品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结转 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增加、库存商品减少 全年销售成本结转金额的核实 与总账主营业务成本勾稽(成本倒扎表) 工单在制明细表(ERP系统可提供)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二、库存账与总账对账:库存材料/辅料于总账原材料科目一致;半成品仓半成品于总账半成品一致;成品仓成品与库存商品科目一致;在线的材料及工单(生产任务书)投入未结转部分的人工制费与总账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一致。 *物流与信息流的对应,如出纳的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必须对应同理,故所有物流的转移、领用、报废、入库、退货、销售、处置都需要在总账做相关的分录。 三、材料盘点注意事项:1、时机选择在月末,所有工单必须完工、成品入库,2、静态盘点:所有在线物料分门别类摆放,禁止物料移动;3、点数员先填写盘点副卡,核数员核实无误后填写正式盘点卡(一式三联:盘点部门、财务、税务);4、盘点卡领用时登记,收卡的时候保证所有发出的卡收齐,领用份数=使用份数%2B作废份数%2B空白份数(严禁将作废、空白盘点卡撕碎丢掉)。 四、财务对公司物料的控制:1、采购入库、发料等所有业务必须有规范的操作,保证有单据支持;2、按照生产计划发料,禁止超工单需领用量领料;3、定期盘点;4、呆滞存货的检查(连续3个月、半年、1年没有领用的材料)及对策;5、采购量合理性的判定(当月采购的量/实际耗用,一般超过2就需查明原因)   暂估进项税处理技巧 原材料购进确认的应付可能包含进项税,而进项税票什么时候收到并扫描与确认的月份可能大多不一致。现在介绍一种简单的处理办法。 1、 采购入库 Cr:原材料 10000 C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Dr:应付账款 11700 2、 收到发票并扫描当月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700 Dr:待摊费用-暂估进项税 1700 分供应商核算 3、技巧:无论发票是在应付确认的前月收到、当月收到还是之后收到,两笔分录可以照做,如果暂估进项在借方,证明应付已确认,而税票未收到或未扫描,暂估进项在贷方,证明发票已经扫描,但是应付还未确认(材料采购一般不会出现,有些运输费发票和零星采购没有入库存账的,发票一般都扫描较早,而财务收到付款资料较晚)。对于当月收到当月扫描的也分开分录做,不直接做进项税科目,因为这样处理,可以减少对账。   成本会计涉及账表及功能: 1、料件领用明细表:新规成品、改修成品、改制成品领用的直接材料、半成品、成品,用于核算当月领用的成本,借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 2、 费用性领料明细表:非直接材料,费用性领料:辅料、厂内用品、消耗品等,借方:制造费用,贷方:原材料 3、直接人工分配表:将当月生产线直接人员的工资分配到每一个工单,按照工作中心汇总工时,汇总工时作为分摊制费的标准之一。借方: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贷方:应付工资。 4、 制造费用分摊表: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将当月的制费经过多次分配计入工作中心或者产品(ERP系统只要计入到工作中心,系统自动分摊到产品)。 5、 完工入库明细表:当月完工入库成品/半成品的数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费成本)借方:库存商品/半成品,贷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6、 产品销售成本明细表:统计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借方:主营业务成本,贷方:库存商品。 7、在制工单成本明细表:统计工单月初在制的料工费,本月投入的料工费,本月产出的料工费及月末结存的料工费,核对工单在制的料工费与总账是否相符。 8、 完工产品成本分析表:按照当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假设当月全部销售(按当月的销售单价)计算产品的毛利。 9、 产品销售损益明细表:按照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计算当月各类产品的销售毛利。 10、 进耗存报表/产销存报表:分开材料和成品统计,核对总账与明细账存货类别是否相符。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