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可不仅仅是就做预算

2017-05-27 11:49 来源:网友分享
1577
全面预算管理可不仅仅是就做预算,本文将通过案例深入解析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的支持作用,明确预算工作的价值所在。

为了完成新三板挂牌或者上市,企业都需要进行内部规范等准备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对于大型企业,大部分公司的预算编制都会持续一个月以上,几乎所有的部门都会参加,那么花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出来的预算对于公司的营运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次将通过案例深入解析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的支持作用,明确预算工作的价值所在。

案例

某个大型的跨国性的外资企业1997年进入中国,整个公司看上去忙忙碌碌,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看上去很赚钱,没有进入到这个企业的人员都有这样的感觉。但当新任财务总监2010年来到这个企业,发现该公司账面实际结果令人震惊,初始投入的3千万美元资本换来的账面全是债权、费用,在外界看来这么好的一个公司居然账面高额亏损。

究其原因,就是该公司进入中国以来从没有做过预算,所以没人知道究竟花了多少钱,也没有人去想做这些事情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投入的资本到底怎么花的,什么时候花完的,花完了怎么办,那些费用是否真实的,能给公司带来了回报没有,外边的欠债是怎么造成的?好像大家忙的都顾不上这些,而这恰恰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变现状,财务总监强力建议引入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通过引入预算管理,该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基本上纳入了实现计划当中,资产损益状况逐步得到了好转。次年亏损从近2个亿已经降到5千万元,也得到集团的认可和赞赏。

全面预算的作用

那么,全面预算管理管控的是哪些方面,又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呢?预算是通过严格的落实经营计划来创造价值的。经营计划决定的问题是:未来要做什么(目标);未来由谁去做(责任);未来何时去做(时间);未来如何去做(措施)。而预算是将经营计划按数量金额来表现,用来分配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监控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进度,控制开支,预测企业现金流以及经营利润的实现情况。通过落实经营计划,对企业现有资源合理配置,预算就能够解决①花了多少钱②什么时候花的③什么时候花完④花的钱给公司带来了什么。解决了这些问题,公司才能远离财务风险乃至经营风险。预算的关键作用总结为:规划未来,细化和量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促进内部沟通协作,推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绩效考评,考评各部门的业绩;控制和监督,有据可依地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实绩;资源整合,优化企业各项资源的配置促进利益最大化。

全面预算怎么做

全面预算的完成要克服三大困难:

(1)高层领导不够重视,全员参与度不高,预算体系不健全。

(2)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不协调,目标预测的方法不科学,随意性强。

(3)基础数据缺乏,准备不充分,编制方法不合理,上下以及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顺畅。

1. 一个好的开始

在编制开始之前,一个层次高,相互信任的预算小组必不可少。预算小组由财务牵头,联合各部门的负责人,举行预算会议。有了组织保证,预算才能更好的执行和调整,便于事后的预算分析。公司的最高领导应当担当预算小组的负责人,主持预算会议或者在预算预备会议中发言。

2. 详略得当的编制思路

预算目的是完成企业经营计划,因此一定要结合企业战略。预算必须适应现实,保证数据的真实,不能杜撰,同时还得留有余地。目标可以分为“力争目标”及“真实目标”。突出重点,企业编制预算需要有所侧重。如贸易企业需要关注销售费用,市场费用及采购成本。

3. 把握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企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人认为自下而上更贴近实际,事实并非如此。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本位主义,如销售部门明明有能力完成100万元的销售额,但是他预算只报50万元,以免任务未完成的惩罚;同时还可能将费用报的很高。自上而下的缺点则是只考虑了集团或者高层的目标,达成目标有一定难度。所以上下结合的方式更加科学,集团提出总目标,下层反馈意见。因此,预算需要较多会议,各部门在会议中进行交流,提出意见并给出证明。财务部门再将合理意见反馈给上层,继续调整预算。

4. 预算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战略规划是长期的,时限通常为五年及以上,也因为时间跨度较大,不确定因素较多,战略规划的目标不一定能达到。因此企业更加关注年度预算,进而分解成季度、月度预算。

这是一种目标制定的典型方法供财务管理者参考。

a.目标利润

根据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市场价格水平、产品的盈利能力等来确定预算目标利润。

b.分析评估

以企业历史数据分析以及外部市场变化、行业水平等评估预算目标是否切实可行。有些企业会在季末或者月末举行经营损益会议,财务人员分析销售额、费用、成本和利润并同预算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差异的话,需要让各部门负责人说出原由,找到根本原因及应对措施。

c.其他预算

仅仅围绕着目标利润的达成,进行充分挖潜和细分,最终确定预算各项目标,如部门经费的预算(快递费用、办公费用)。

5. 合理的编制责任人

需要注意的是,预算编制中由谁负责提供数字需要费一番考量。原则是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例如固定资产预算,由业务部门提供折旧和摊销的预算就不太合适。而由业务部门提供采购、验收计划,再由财务部门计算折旧和摊销,做出的数字就会更为专业和准确。具体方式是:财务部门提供已有固定资产的明细表给到资产使用的部门,使用部门进行对明细表上的设备进行检查,再填写处理情况比如报废、变卖、投资等计划。如需要新增的设备,该使用部门按照格式填写上报,并提供新增的依据说明,经过批准后再采购。但是有的部门因估计不足等原因,未能在固定资产预算期内购置设备。考虑到预算严肃性和时效性,这种情况视作固定资产采购预算计划失效,若要购买必须层层上报领导,提交申请。利用复杂的申报机制倒逼各部门严肃对待预算工作。财务根据公司折旧政策进行设定和计算折旧和摊销的年限。

总结

预算作为一项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的重要管理工具,能有效帮助企业管理经营风险和战略风险。预算作为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在经济下行时期其重要性将越发突显。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数据可视化工具怎么选才能适配业务需求
    财务数据可视化工具怎么选才能适配业务需求?在业财融合中,学员们对于财务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工具使用和业务需求直接的结合问题不是很熟悉,其实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财务经验,对于公司选择一个合适的财务数据可视化的工具,需要从核心的需求出发,从业务的需求出发,结合财务和业务两方面的核心需求才可以,相关的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对你们理解有所帮助的。
    2025-09-26 12
  • 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怎么在财报中体现
    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怎么在财报中体现?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关于公司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方式,往往需要考虑到债券产生利息费用的情况,从常规的财务处理中,财报中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分别是利息费用列示、债务结构优化以及税盾效应等,相关的知识小编老师也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介绍,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09-26 14
  • 会计信息 “重要性” 判断的职业标准是什么
    会计信息 “重要性” 判断的职业标准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所知,重要性作为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一种,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其的判断标准一般会包含两个方面的,分别是性质标准和金额标准的;小编老师今天也将会在下述文字中对此两种标准的内容进行一一阐述,也希望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学习肯定是有所帮助的。
    2025-09-27 14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怎么编制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怎么编制?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主要的作用就是当企业月末发生和银行之间的账单出现不平衡时进行核对的,但是财务人员在编制余额调节表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编制的,比如说调整系统业务日期、录入银行对账单、对选勾兑、生产并检查调节表等等,相关的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10-09 4
  •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能扣除吗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能扣除吗?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对于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用原则上是不可以进行税前扣除的,这个在很多税法政策中都有明确规定的。但是,学员们应该非常清楚企业之间如果满足一些特殊情况或者条件下,那么学员们应该特殊情况下管理费用税前扣除的知识都是需要掌握的,小编老师也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阐述,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10-09 3
  •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怎么编制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怎么编制?众所周知,企业财务报表有三大财务报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作为企业财务数据报表之一的现金流量表在编制的时候,学员们还需要考虑到通过补充资料的方面来完善现金流量表的数据编制。很多新手学员们对此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不是很清楚如何编制,没有关系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字中进行一一介绍,希望对你们学习有用。
    2025-10-10 2
相关问题
  • 老师,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新政府会计制度,仅需要做财务会计核算,预算会计就不做是吗?

    不用做预算会计核算

  • 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的关系

    你好同学,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有: 1、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一开始就以公司所有部门全部业务为基础,合理确定业务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对策,从而产生相应的财务预算,测算所有业务活动最终产生的经营效果。所以说全面预算管理从理论方法上确定了预算方案的准确性。这就是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原因。 2、预算使公司的战略目标得到细化,落实到最基本的单元,使总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可靠可行的基础之上,降低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象我们公司最关键的支出是开发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经营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运用预算管理对工程成本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成为必然。工程预算的起点建立在最小的工程单位之上,按合同、作业项目等,将耗费细化到最直接的作用单元上,是最现场的、最准确的支出。 3、预算量化的过程,是将操作规范、工作过程分解的过程、数量化的过程,与管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企业管理中,从管理制度、操作规范方面,具有定性的含义,而预算则是定量的约束,通过定性、定量两个体系的融合,可以极大地促进各个机制的有效运行。 4、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包括全额、全员、全过程,是对企业的所有资源、所有活动进行整合,因此通过预算的运作和管理,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效益。在大型企业,全面预算可以统帅强大的现金流、物资流和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起着汇融这些庞杂支节的干流作用和科学的导向作用,促使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并使关注的重点延伸到经营过程和资本资产的运作过程,也促使企业从原始的、经验的、人为的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过渡。象我公司大量的支出都集中在工程成本上,系统管理的充分发挥,可以防止安排不周、延误、返工、失误等造成的损失,也能有助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5、预算既然是全员的活动,预算主体就包括上层、中层及所有员工,预算编制、执行的过程,既涉及到责任部门,又延伸细化到每一个岗位(职工),形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预算体系,通过预算体系的效能,激发全体员工主动参与意识,调动全体员工昂扬向上的精神、创新求变的意念,才是我们企业凝聚力之所在,发展动力之所在。 6、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各个责任预算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主管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公司的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部门主管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以怎样的状态面对、操作,对预算管理的最终效果是决定性的。有效的预算管理,实际上也意味着管理职权的下移,一个部门就是一个授权经营单位(销售公司或建筑承包公司),部门主管以统领全局的角度,积极的、主动的、有效的在授权范围内经营,与被动的、保守的、敷衍的工作,效果是不可比拟的。同时也促使个人向成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迈进了一步,为超越自我、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象销售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创新性,它直接面对市场,主动培养锻炼自己的竞争意识、超前意识、适应市场的悟性,树立敢于突破的观念,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在策略的实用、技巧的灵活、目标的挑战、理念的新颖等方面,要敢想敢干,这也是公司领导要求、鼓励的方向。 7、任何一个企业都想做大、做强,解决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权限划分、职责定位致关重要,为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必然。预算的有效实施,决策层领导根据正常的和非正常的支出、预算内的和预算外的支出,从大量的日常管理、审批中解脱出来,拿出主要精力来研究处理公司全局的发展、规划等战略性的问题,捕捉企业发展的机会;同时通过预算管理对下层的业务运作,可以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监控。作为执行管理层能够按照授权范围、目标,有效地、自主地发挥,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同时,也有利于上层领导及时、清晰地考核评价自己的业务成果。 8、预算管理体系与会计核算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预算执行偏差,更有效地发挥预算控制的职能。预算体系与会计核算系统的一致,可以通过日常的会计核算信息,随时掌握监控预算的流程,迅速地纠偏防错,从而使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成为可能。

  • 利用预算管理模块不可以编制非全面预算?

    利用预算管理模块既可以编制全面预算,又可以编制非全面预算。

  • 科学事业单位按照规定从科研项目预算收入中提取项目管理费时,仅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您好,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单位按照规定从科研项目预算收入中提取项目管理费或间接费时,按照提取金额,在预算会计中借记“非财政拨款结转——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科目,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科目;同时,在财务会计中借记“单位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科目。

  • 预算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有什么区别?

    你好, 是一个意思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