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 “重要性” 判断的职业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IAS 1)的定义,重要性是指“如果信息遗漏、错报或模糊处理会影响使用者基于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信息具有重要性”。其判断标准包含两个层面:
1、性质标准:某些事项即使金额较小,但可能改变财务报表结论。例如,导致企业从盈利转为亏损的微小金额调整。
2、金额标准:通常以占营业收入、总资产等核心指标的百分比为参考,例如美国证监会(SEC)建议对超过净利润5%的项目单独披露。
在实务中,会计师需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性进行职业判断。例如,一家年收入10亿元的企业可能将50万元以下的交易合并披露,而对小微企业而言,10万元的交易就需单独列示。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什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有用的一系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八项:
可靠性:信息必须真实反映经济实质,不得虚构或隐瞒。
相关性:信息需与决策需求相关,能影响使用者判断。
可理解性:信息应清晰明了,便于不同背景使用者理解。
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同一时期的信息应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按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确认交易。
重要性:重点披露可能影响决策的关键信息。
谨慎性:合理预估风险和损失,不高估收益或资产。
及时性:信息应在失去决策价值前提供给使用者。
会计信息 “重要性” 判断的职业标准是什么?整体上来说,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小编老师就介绍到这里,学员们读完之后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报名学习;只不过,小编老师认为对于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来说,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内容都是必须要掌握的,所以你们有什么想要学习的或者还不知道的可以来本网站上报名,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