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作业成本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设定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目标、范围,组成实施小组
作业成本的实施必须目标明确,即决策者如何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实施范围是作业成本的实施的部门,作业成本可以在全企业实施也可以在独立核算的部门实施,作业成本的实施主体必须明确。为实施作业成本必须组建作业成本实施小组,小组由企业的领导牵头,包括企业的会计负责人以及相关的人员。国外作业成本实施时一般由企业内部的人员和外部的专业咨询人员组成专门实施小组,外部专业的咨询人员具有作业成本的实施经验,使得实施可以借鉴其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二、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收集相关信息
此步的目的是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理清企业的成本流动过程,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各个部门对成本的责任,便于设计作业以及责任控制体系。
三、建立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在对企业的运作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主要确定以下内容:企业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的确定,包括他们的分类,与各个组织层次的关系,各个计算对象的责任主体,资源作业分配的成本动因,资源到作业的分配关系作业到作业产品的分配关系建立。
四、选择/开发作业成本实施工具系统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比传统成本丰富的信息,是建立在大量的计算上的。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软件工具的支持,软件工具有助于完成复杂的核算任务,有助于对信息进行分析。作业成本软件系统提供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构造工具,可以帮助建立和管理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并完成作业成本核算。
五、作业成本运行
在建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输入具体的数据,运行作业成本法。
六、分析解释作业成本运行结果
对作业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如成本偏高的原因,成本构成的变化等;
七、采取行动
针对成本核算反映的问题采取行动。如提高作业效率,考核组织和员工,改变作业的执行方式,消除无价值的作业。
企业是一个变化的实体,在作业成本正常运行后,还需要对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进行维护,以使其能够反应企业的发展变化。伴随企业的运行,作业成本的运行、解释和行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是什么?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其中,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具体作业组成的作业集合,被称为作业中心。
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有哪些?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在上文汇总到的相关资料中,小编老师通过七个步骤来阐述企业的成本管理中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操技巧,这些技巧相信你们读完上文内容之后应该都会有所掌握的;当然,如果在后期的具体操作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提问,会有专业的会计老师给你们解答的。











 
 

 
  
  
  
  
  
  
 
 官方
 官方 
 
 0
 0 加载中...
 加载中... 知识产权认证证书
知识产权认证证书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