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交易中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的区分原则
1、功能货币是企业主要经营环境中使用的货币,通常由以下因素决定:
经营所在地货币:如境外实体销售价格由当地竞争或法规决定时,当地货币为功能货币。
母公司货币:若境外实体销售合同以母公司货币计价或与母公司存在大量内部交易,则母公司货币为功能货币。
支付方式:若工资、材料等费用以当地货币支付,则该货币为功能货币。
债务清偿能力:若境外实体以当地货币筹资且现金足以清偿债务,则当地货币为功能货币。
管理层判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功能货币,需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由管理层决定。
2、记账货币选择原则
记账货币需满足以下条件:
人民币优先:国内企业通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外币选择:若企业外币交易占主导,可选择某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需在报送政府报表时折算为人民币。
汇率处理:记账汇率可采用固定汇率(如当月首日汇率)或变动汇率(每日汇率),账面汇率可通过先进先出法、逐笔认定法等方法确定。
什么是功能性货币?
功能性货币指企业主张的经营环境中所使用的货币,功能性货币以外的货币均称为外币,对于企业功能性货币的判断,应当根据国际上的相关货币及会计准则进行分析。由于境外实体的资产、负债和营业信息一般使用自身的功能性货币进行计量,因此针对在特定国家中经营相对稳定的经济实体,其功能性货币实质上就是该实体所属国家的货币。
外币一般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外币指所有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凭证,狭义的外币则指本国货币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
外币交易中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的区分原则是什么?通过上文小编老师提及到的相关财务知识的学习,关于功能货币和记账货币在外币交易中考虑的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内容,大家应该已经有所掌握的;同时,在外币交易中除了上文提及到的两种币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币种,比如说本位币等等;这方面的财务知识在本网站上还有很多课程可以免费学习的,欢迎你们来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