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待售资产计量要求有哪些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持有待售类别的列报中的资产应按照以下方式计量:
1.列报日期的初始计量:持有待售类别的资产应按照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相关成本后的金额进行初始计量。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价格。
2.后续计量:在列报日期后的会计期间内,持有待售类别的资产的计量应继续按照公允价值减去出售相关成本后的金额进行。
3.公允价值变动的确认:持有待售类别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应确认其变动金额。这些变动金额应直接计入综合收益或损益。
4.重新分类:如果持有待售类别的资产在一年内不再符合持有待售的条件,那么应将其重新分类到其他适当的类别中,比如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转入持有待售资产会计分录怎么做?
1、将固定资产转入持有待售资产时:
借:持有待售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将无形资产转入持有待售资产时:
借:持有待售资产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将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入持有待售资产时,应当通过“持有待售资产”科目以及“固定资产”科目或“无形资产”等科目进行处理。其中“持有待售资产”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科目可以按照资产的类别设置对应的二级明细科目。
持有待售资产计量要求有哪些?按照上文提及到的相关财务资料的阐述,关于企业持有待售资产计量的要求,相信学员们读完上文内容之后应该已经对此四种计量方法有了一定认知的。并且,在本网站上学员们还想学习更多关于持有待售资产方面的账务处理知识,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学习,因为你们在这里可以根据需求搜索自己想要学习的财务课程知识,对你们提升自我的财务能力肯定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