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怎么区分

2025-07-24 18:34 来源:网友分享
52
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怎么区分?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会计新手学员来说还是有点分不清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之间的差异主要会体现在列报的项目、计量基础以及一些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明确规定。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关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项目之间的差异知识在下述文章中,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的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怎么区分

1.估计变更和政策变更具体划分:

(1)一般情况下,对列报项目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对计量基础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

(2)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如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等)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

2.下列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企业应当以变更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该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基础。

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怎么区分

会计估计变更是什么?

会计估计变更,指的是由于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预期经济利益及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的行为。会计估计变更的依据应当真实、可靠。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会计估计政策。会计估计政策经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企业的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上述程序,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和估计变更怎么区分?以上内容就是本期小编老师讲解的相关知识,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学员们应该对此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之间的变更有了一定的认知,其次就是在一些规定中有些变更已明确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这些项目大家在后期遇到的时候可以直接判断即可,在本网站上关于会计变更方面的财务知识还有很多,有兴趣的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报名学习。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小微企业房产税减免申请流程
    小微企业房产税减免申请流程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对于小微企业的房产税和土地增值税的减免申报处理,学员们应当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步骤进行处理的,具体的操作步骤分别是准备相关资料、填写申报表,然后就是提交免税申请;等待税务机关部门审核之后则是可以减免税额的;如果学员们对此内容还有什么问题,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9-01 28
  • 股份支付取消与修改的会计处理差异
    股份支付取消与修改的会计处理差异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企业股份支付的取消和修改的会计处理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集中在费用的确认时点、计量基础以及后续处理的方式等,而股份支付取消的会计处理主要会包含加速确认剩余费用和回购处理的,修改处理的会计处理则是包含有利修改和不利修改等;更多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02 16
  • 企业合并中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合并中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有哪些?按照小编老师多年的财务经验,关于企业合并中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计算,需要先明确具体的计算公式,这点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字中进行阐述;其次就是可以通过三步法来对此公允价值进行评估的,关于评估方法的具体细节的内容,大家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说不定对你们理解学习都是有所帮助的。
    2025-09-03 14
  • 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与个人所得税扣缴
    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与个人所得税扣缴怎么理解?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对于企业员工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需要先确定其的公允价值,然后在按照当期的福利数额确认为费用;因为非货币性福利也是属于员工应税收入,所以需要企业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代扣代缴税额的。其他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属文章,说不定对你们理解学习都是有所启发的。
    2025-09-04 13
  • 外币折算中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会计处理
    外币折算中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会计处理怎么做?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对于那些涉及到境外经营活动的投资套期工具的处理,这个需要按照2个步骤来处理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的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第二步则是计入当期损益处理的,这两种处理方式的相关分录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
    2025-09-05 15
  •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有哪些内容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有哪些内容?这个对于很多学员们来说都是一本非常厚的准则内容,里面涉及到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按照小编老师所知,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中对于基本准则实行的内容一共有六章31条,主要内容包含总则、披露目标与原则、信息质量要求、披露要素以及其他要求等等,相关的知识要点内容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 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09-11 11
相关问题
  • 会计估计变更和政策变更的区分

    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处理的首要环节。一般地,对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确认的变更一般会引起列报项目的变更。 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5项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处理的计量基础。一般地,对计量基础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

  • 会计估计变更和政策变更的区分

    会计估计变更和政策变更的区别在于:会计估计变更指的是在遵循固定的会计政策前提下,在新的信息可用的情况下,会计处理财务记录的方式的变更;而政策变更指的是改变会计政策,可以通过弥补金、批准回收法定未决账户等手段实现。会计估计变更是在不改变会计政策的前提下,根据新的信息进行修正判断,而政策变更是改变原有的核算规则。 拓展知识:此外,还有一种变更方式,即会计术语变更。会计术语变更指的是在原有会计政策和估计不变的情况下,更改会计术语的变更。例如,将“会计收入”更改为“收入”,或将“加权平均汇率”更改为“简单平均汇率”等。

  • 老师,怎么区分估计变更和政策变更?

    你好,估计变更这个不用追溯,政策变更要追溯,主要考试的时候还是要背那几个情况,没有区分方法

  • 怎么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呢?每次都靠猜

    要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主要从概念、会计处理方法和在实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辨识。 首先,概念上的差异是基础。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例如,企业改变其存货计价方法,从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这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会计估计变更则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需要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比如,固定资产原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但后来根据新信息调整为8年,这就是会计估计变更。 其次,会计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会计政策变更通常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追溯调整法要求企业视同一开始就使用新的会计政策并追溯调整以前的财务报表。而会计估计变更则主要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要追溯调整,只需对未来的财务影响进行估计和处理。 最后,在实务中的应用也不同。会计政策变更可以涉及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项目和金额。会计估计变更则更多地涉及对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如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等。

  • 你好老师,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如何区分吗?以及前期差错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

    1、概念不同: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2、会计处理方法不同: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是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处理方法是未来适用法。 3、在实务中的应用不同: 会计政策变更在实务中的应用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先进先出法VS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VS移动加权平均法VS个别计价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成本法VS权益法);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成本模式VS公允价值模式);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外购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购买价款VS购买价款的现值);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企业为取得该项资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VS费用化); 无形资产确认(内部研究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VS费用化); 非货币资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VS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 收入的确认(是否满足收入确认五步法模型); 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在一段时间内确认VS在某一时点确认); 借款费用的处理(资本化VS费用化); 合并政策(母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合并范围的确定)。 会计估计变更在实务中的应用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生物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及摊销方法;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方法;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金额。 合同履约进度的确定; 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债务人债务重组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债权人债务重组中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出租人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 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的折耗方法;与油气开采活动相关的辅助设备及设施的折旧方法;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会计估计变更原因: 会计估计变更原因是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企业进行会计估计,总是依赖于一定的基础,如果其所依赖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则会计估计也应相应作出改变。例如,企业购入一项无形资产,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但企业认为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为10年,则对于该无形资产,应按10年进行摊销。以后发生的情况表明,该资产的受益年限已不足10年,则应相应调减摊销年限。 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企业进行会计估计是就现有资料对未来所作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有可能取得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例如,企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10%,后来根据新得到的信息,对方财务状况恶化,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为80%,则企业需用补提70%的坏账准备。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