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

2024-03-28 10:08 来源:网友分享
489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通常来说,企业设定提存计划则是比设定收益计划更加灵活,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来调整的;而设定受益计划则是需要精确的计算和规划的,这样的操作才能让企业员工在退休之后可以享受到预期的收益水平.关于这两个概念在定义和风险收益上的不同之处,小编老师将会通过下述文章进行阐述,希望对你们学习有用.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企业按照预先设定的金额或比例为员工支付福利,员工退休后每期所能获得的年金水平是固定的,年金缴费和投资运营的风险都由企业承担,因此也称作是"待遇确定型计划".

2、风险与收益不同:设定提存计划的风险相对较低,企业只需按照预定的金额或比例缴存资金,不需要承担额外的支付义务,但收益一般也较低;设定受益计划的风险和收益都由企业承担,如果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不善,企业可能需要承担额外的支付义务,但如果投资运营得当,员工则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设定提存计划更加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而设定受益计划则需要更加精确地计算和规划,以确保员工在退休后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水平.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如何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步骤多,又需运用精算假设,且有可能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因而处理较为复杂.

设定受益计划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部分为在损益中确认的金额.这部分金额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与损失.二是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另一个部分为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即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这部分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精算利得和损失,其次是计划资产回报,最后是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如果以后精算的折现率更高或者更低、社会的医疗水平上升或者下降、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等,都会对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产生影响,并且要将其变动部分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设定受益计划的简要核算分4步.一是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二是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三是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四是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区别有什么?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大家应该都知道作为企业的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不同,大家应该对此概念是有所认知的.其次,作为企业的提存和收益的计划,在对于员工的福利上都有不同的操作,如果你们对于这两个概念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进行咨询,会有专业的会计老师给你们解答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企业分立中资产划转的会计处理
    企业分立中资产划转的会计处理怎么做?关于企业分立中资产转移的相关处理,在处理上则是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比如说资产转移确认、调整所有者权益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等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资产转移会计处理知识,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介绍的,因此学员们如果对此方面财务知识有兴趣,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8-13 10
  • 私户发工资如何规避风险
    私户发工资如何规避风险?按照公司法和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企业在支付员工工资的时候应当是需要通过在银行金融机关办理的银行账户支付的,但是有些小规模的企业老板可能会通过私人银行账户来转发工作,那么这样在税务和财务上都是存在一定的风险,今天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对此私户发工资规避风险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有意学习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
    2025-08-22 10
  •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编制的底层逻辑与技巧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编制的底层逻辑与技巧有哪些?顾名思义,现金流量表一般用来核算企业现金收支的财务数据,对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办法有很多种,其中通过采用间接法的编制则是需要以净利润为基础的编制逻辑,具体的编辑技巧则是需要调整加回非现金费用、剔除非经营性损益和对现金的实际影响等等;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8-23 5
相关问题
  •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区别是什么啊?

    您好,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您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缴纳的养老保险,这个企业为职工缴纳之后以后职工获得养老金的时候,与企业就没有任何的关系了,都是社保机构来给职工发放,而设定受益计划是不同的,企业现在为职工进行一个计划,那么以后期间职工是可以从企业获取相关的收益的,比如说职工退休以后每年可以从企业拿10万块钱,那么这个和企业就是息息相关的了,这就是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收益计划的区分。

  •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定义 设定提存计划,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会计处理 设定提存计划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设定受益计划采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和“适当的精算假设”,将确定的公式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后续年度福利水平提高时 设定提存计划无。 设定受益计划应按照直线法将累计设定受益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而导致企业第一次产生福利义务至服务不再导致设定受益义务显著增加的期间。 是否折现 设定提存计划如果在报告期后12个月仍有支付的金额,应折现。 设定受益计划对所有设定受益义务折现,包括12个月内支付的义务。 折现率 设定提存计划,折现率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 风险承担 设定提存计划一般非企业承担 设定受益计划一般由企业承担

  •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同学您好: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单独主体(如基金等)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与设定提存计划的区分取决于计划的主要条款和条件所包含的经济实质 区别主要如下: 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的义务以企业应向独立主体缴存的提存金金额为限,职工未来所能取得的离职后福利金额取决于向独立主体支付的提存金金额,以及提存金所产生的投资回报,从而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实质上要由职工来承担。 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为现在及以前的职工提供约定的福利,并且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实质上由企业来承担。

  • #提问#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你好! (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根据新准则,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需在“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中核算,而原准则下是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中核算。 (2)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社会统筹外补充退休金。

  • 老师,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指什么

    新旧准则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准则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概念。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类型。 (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根据新准则,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需在“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中核算,而原准则下是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中核算。 (2)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社会统筹外补充退休金。旧准则没有对此项业务做明确的处理规定,而在新准则中规范了处理方法。设定受益计划的实施比较麻烦,可能需要精算师确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精算师精算的结果计算确定企业每期的年金费用水平,并进行相关的确认和列报。这一变动可能会对很多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