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采购入库未付款的会计分录

2019-08-14 16:12 来源:网友分享
19138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购入的材料是比较多的,企业的材料步入的时候,如果材料已经入库,但是货款没有支付,也是需要及时的进行账务处理的。很多人不是很明白,材料采购入库未付款的会计分录如何做。本文将给予详细介绍。

材料采购入库未付款的会计分录

答:会计分录 :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未付的货款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只要做一张凭证就可以了。

应付账款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通常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这是买卖双方在购销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与支付货款在时间上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

“应付账款”科目应当按照不同的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本科目期末余额也可以在借方,反映预付的款项。

材料采购入库未付款的会计分录

应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 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应付的价款,贷记本科目。

企业购物资时,因供货方发货时少付货物而出现的损失,由供货方补足少付的货物时,应借方记“应付账款”,贷方转出“待处理财产损益”中相应金额。

(二)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资的,在发出商品等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

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购回该项商品等时,应按回购商品等的价款,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四)企业如有将应付账款划转出去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本文详细介绍了材料采购入库未付款的会计分录如何做?也介绍了应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作为一名企业的财务会计,一定要搞清楚,材料采购入库未付款的会计分录应该如本文所示,应收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也如本人所示。如果你不明白,那么咨询一下会计学堂在线老师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需备案吗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需备案吗?根据企业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在折旧处理时选择加速折旧处理方式,不需要提前向税务机构申报备案的;只要加速折旧的过程中符合相关的税法规定即可,那么企业在申请企业所得税之前就是针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折旧数额申请税前扣除的。关于这个观点的相关财务资料和政策内容,小编老师欢迎大家来阅读下述文字学习。
    2025-11-08 14
  • 职工探亲路费能税前扣除吗
    职工探亲路费能税前扣除吗?据小编老师所知,关于企业职工探路费用的税前扣除,虽然企业所得税法有规定公司职工福利费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部分是可以税前扣除的;但是如果探亲路费和公司的职工福利费用没有关系的话,那么不可以扣除,反之如果是属于职工福利范畴的,那么则是可以扣除的。更多关于这方面问题的解答知识已经整理好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
    2025-11-11 10
  • 灵活就业社保缴费基数怎么选择
    灵活就业社保缴费基数怎么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类工作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其中就包含了灵活就业的方式。那么在社保申报过程中,除了传统企业职工薪资社保缴纳外,对于灵活就业的人员也是可以依法申报缴纳社保费用的。只不过对此社保缴费基数的选择则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具体的内容已经整理好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11-15 6
  • 企业税负率异常怎么自查调整
    企业税负率异常怎么自查调整?顾名思义,企业税负率指标通常是用来核算企业当期税收负担压力的大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通过税收与收入之间的占比来计算企业缴纳税收的压力;而税负率差异的自查往往则是可以行业平均水平数值来对比的,如果企业发现自家税负率数值存在异常,可以通过下述内容整理的办法进行自查和调整的,希望对你们处理这个问题有所启发的。
    2025-11-19 0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