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开发企业成本对象如何确定?

2019-07-18 21:05 来源:网友分享
2005
房地产的开发是有土地,材料,人力成本等等,关于房产开发企业成本对象如何确定?下面会计学堂小编为大家介绍6大原则来确定对象,哪六大原则呢?对这个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文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房产开发企业成本对象如何确定?

开发产品能够对外经营销售的,要作为独立的计税成本对象进行成本核算;不能对外经营销售的,要先作为过渡性成本对象进行归集,然后再将其相关成本摊入能够对外经营销售的成本对象.

分类归集原则.对同一开发地点、竣工时间相近、产品结构类型没有明显差异的群体开发的项目,要作为一个成本对象进行核算.但企业单独建造的停车场所,应作为成本 对象单独核算;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形成的停车场所,作为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处理.

功能区分原则.开发项目某组成部分相对独立,且具有不同使用功能时,要作为独立的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定价差异原则.开发产品因其产品类型或功能不同而导致其预期售价存在较大差异的,要分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成本差异原则.开发产品因建筑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导致其建造成本出现较大差异的,要分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权益区分原则.开发项目属于受托代建的或多方合作开发的,要结合上述原则分别划分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对象一般在项目开工之前确定,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上述的6项确定原则要灵活掌握,针对具体开发产品的特点确定既便于建设管理,又便于归集、分配成本费用的成本对象.同时,成本对象一经确定便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改动的,必须先征得主管税务机关的同意.

房产开发企业成本对象如何确定?

房地产企业如何确定开发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房地产企业开发产品成本关乎企业经营成果的准确核算和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正确缴纳.而企业开发产品成本的计算首要的问题就是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一、成本核算对象的定义

会计上,成本核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的范围.

税务上,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六条规定,成本对象是指为归集和分配开发产品开发、建造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而确定的费用承担项目.

从上述概念界定可以看出,会计和税收政策对于成本对象的定义基本一致.

二、房地产开发产品成本

会计上,《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第三条规定,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它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成本概念,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其开发产品成本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应计入开发产品的各项费用支出.

税务上,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六条规定,开发产品计税成本是指企业在开发、建造开发产品(包括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进行核算与计量的应归入某项成本对象的各项费用.

可见,税收政策规定的计税成本中,要求发生的各项费用必须按照税收规定进行核算与计量.因此,会计上房地产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要尽量按照税收规定的要求进行,以避免税会差异调整.例如,根据国税发[2009]31号第三十二条规定,以下几项预提(应付)费用可以计入计税成本:出包工程未最终办理结算而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在证明资料充分的前提下,其发票不足金额可以预提,但最高不得超过合同总金额的10%;公共配套设施尚未建造或尚未完工的,可按预算造价合理预提建造费用;应向政府上交但尚未上交的报批报建费用、物业完善费用可以按规定预提.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符合上述三项规定的相关费用支出通过"预提费用"进行计量与确认,计入开发产品成本,这样会计的开发产品成本与计税成本完全一致,避免了税会调整,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量.

三、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原则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13]17号)第十三条规定,房地产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一般按照开发项目、综合开发期数并兼顾产品类型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国税发[2009]31号文件第二十六条规定了计税成本对象的6个确定原则:可否销售原则、分类归集原则、成本差异原则、功能区分原则、定价差异原则和权益区分原则.

可见,会计上的规定比较宽泛,税收政策的规定比较具体,对企业确定成本对象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应将税收政策贯穿于企业成本核算,使税法与会计核算融合衔接.在进行成本对象的确定上,按照国税发[2009]31号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参照以下具体原则划分成本对象.

1、可否销售原则.开发产品能够对外经营销售的,应作为独立的计税成本对象进行成本核算;不能对外经营销售的,可先作为过渡性成本对象进行归集,然后再将其相关成本摊入能够对外经营销售的成本对象.

例如,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配套设施,分为盈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两种.非营利性的配套设施不能对外销售,在划分成本对象时,应将其作为过渡性成本对象单独对其成本进行归集,然后按建筑面积法,按受益的原则和配比的原则分配至各成本对象.

2、分类归集原则.对同一开发地点、竣工时间相近、产品结构类型没有明显差异的群体开发的项目,可作为一个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在A地块同时开发商品房,1-3号楼为6层;4-7号楼为12层;8-12号楼为22层,则可以将1-3号楼划分为一个成本对象;4-7号楼为一个成本对象;8-12号楼为一个成本对象.

3、功能区分原则.开发项目某组成部分相对独立,且具有不同使用功能时,可以作为独立的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区内需要开发商品房、出租房、周转房、以及配套设施等不同类型的房屋.这些建筑物,由于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应分别确定为不同的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4、定价差异原则.开发产品因其产品类型或功能不同等而导致其预期售价存在较大差异的,应分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开发的1号楼,共20层,1-2层为商业用房;3-20层为住宅.由于商业用房的定价与住宅有很大差异,1-2层的商业用房可以作为一个成本对象;3-20层的住宅可以作为一个成本对象.

5、成本差异原则.开发产品因建筑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导致其建造成本出现较大差异的,要分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同时开发普通住宅和别墅,由于普通住宅和别墅的成本有较大差异,要分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6、权益区分原则.开发项目属于受托代建的或多方合作开发的,应结合上述原则分别划分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房屋,同时又为其他企事业单位代建房屋,由于房地产的权属不同,应当分别确定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四、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方法

根据以上成本核算对象确定原则,房地产企业应结合项目开发地点、规模、周期、开发产品处理方式、功能设计、结构类型、装修档次、施工队伍等因素和管理需要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休成本核算对象.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1、单体开发项目、一般以每一独立编制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的单项开发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2、成片分期开发的项目,可以以各期为成本核算对象.

3、在同一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开竣工时间相近一由同一施工单位施工或总包的群体开发项目,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4、开发规模较大、工期较长的开发项目,可以结合项目特点和成本管理的需要,按开发项目的一定区域或部位或周期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5、同一项目有裙楼、公寓、写字楼等不同功能的,在按期划分成本核算对象的基础上,还应按功能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6、同一分期有高层、多层、复式等不同结构类型的,还应按结构类型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7、独立编制设计概算或施工图预算的配套设施,不论其支出是否摊入房屋等开发产品成本,均应单独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8、只为一个单体开发项目服务的、应摊入开发项目成本且造价较低的配套设施,可以不单独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发生的开发费用直接计入单体开发项目的成本.(备注:此部分参阅了蔡昌的观点)

五、成本对象的管理要求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对象管理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5号)的规定,房地产企业应按照以下的要求做好成本对象的管理.

1、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依据计税成本对象确定原则确定已完工开发产品的成本对象,并就确定原则、依据,共同成本分配原则、方法,以及开发项目基本情况、开发计划等出具专项报告,在开发产品完工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随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一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已确定的成本对象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后,不得随意调整或相互混淆.如确需调整成本对象的,应就调整的原因、依据和调整前后成本变化情况等出具专项报告,在调整当年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2、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对象管理制度,合理区分已完工成本对象、在建成本对象和未建成本对象,及时收集、整理、保存成本对象涉及的证据材料,以备税务机关检查.

3、对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应及时补齐、调整、修正.

4、对成本对象确定不合理或共同成本分配方法不合理的,可能导致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合理调整.

5、对成本对象确定情况异常的,容易被主管税务机关列入专项稽查或税务检查.

6、不如实出具专项报告或不出具专项报告的,主管税务机关将按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

房产开发企业成本对象如何确定?上文介绍了可否销售,分类归集,功能区分,定价差异,成本差异,权益区分等六大原则,更多行业的会计疑问,欢迎点击窗口咨询在线老师答疑!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民间非营利组织旧账怎么衔接新制度
    民间非营利组织旧账怎么衔接新制度?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在2026年开始对于国内民间非盈利组织启用新的制度,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化处理;那么很多学员们就会问到,新制度实施之后和旧制度之间该如何进行衔接呢。这个对于很多新手学员来说都是一个困扰的问题。不过没有关系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对此问题进行介绍,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学习。
    2025-09-30 15
  • 企业取得异常凭证怎么应对
    企业取得异常凭证怎么应对?关于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部门异常凭证的通知,作为企业的税务人员肯定是需要依法依规妥善应对的;异常凭证通常指的就是那些不符合税务机关部门要求申报税额的增值税凭证等,当企业有异常凭证情况发生时首先就是需要区分异常凭证的类型,其次就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应对;更多与之相关的财务资料都在下述文章中,欢迎学员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10-09 6
  • 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怎么申请
    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怎么申请?本质上理解,小编老师认为作为软件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操作和其他税种的操作基本上差不多的,首先就是企业的即征即退需要符合相关条件的,其次就是准备好相关的材料申请,最后就是税务机关部门会进行审核的,审核通过之后就可以将其税款退回企业账户。相关的介绍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10-09 7
  •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多了怎么退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多了怎么退?根据小编老师所知,目前国内企业在申报纳税之前都会预缴一笔费用作为扣税账款的,这个在财务领域中称之为预缴税;如果企业所得税采用季度申报纳税,那么季度预缴税款过多了该怎么办,这个也是很多新手学员棘手的问题。不过,今天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内容中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介绍,希望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欢迎来阅读学习。
    2025-10-10 5
  • 其他应收款过大怎么调整
    其他应收款过大怎么调整?按照小编老师多年财务做账经验,如果发现公司其他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在会计实务上的处理应对是先核对清楚该账款的过大的明细,其次再根据造成过大原因进行一一处理;小编老师在下述内容中会通过个人欠款、供应商挂账以及长期未收回账款等原因进行调整措施的介绍,如果你们对此方面内容有兴趣,那么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学习的。
    2025-10-10 6
  • 财务数据泄露的内控防范措施有哪些
    财务数据泄露的内控防范措施有哪些?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财务数据泄露都是非常严重的事项,很多公司在财务制度中对于财务数据泄露都做了内控预防措施和惩罚制度的。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公司财务负责人可以通过几个方面的措施来预防财务数据的泄露,下文整理的预防措施希望对你们理解和实操有用,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10-11 6
相关问题
  •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应如何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不同生产类型的企业成本计算对象应如何确定?

    您好! 产品成本计算对象要根据具体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分步法的成本对象是生产步骤,品种法的成本对象是产品品种

  • 房地产开发企业,分期开发的,成本对象按期内单独一栋楼来确定吗?比如一期开发三栋楼,是以一期内的三栋整体算一个成本对象还是其中的一栋楼来确定为一个成本对象?

    你好! 以一期内的三栋整体算一个成本对象的

  •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看什么资料来确定

     你好,1、可否销售原则。开发产品能够对外经营销售的,应作为独立的计税成本对象进行成本核算;不能对外经营销售的,可先作为过渡性成本对象进行归集,然后再将其相关成本摊入能够对外经营销售的成本对象。   例如,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配套设施,分为盈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两种。非营利性的配套设施不能对外销售,在划分成本对象时,应将其作为过渡性成本对象单独对其成本进行归集,然后按建筑面积法,按受益的原则和配比的原则分配至各成本对象。   2、分类归集原则。对同一开发地点、竣工时间相近、产品结构类型没有明显差异的群体开发的项目,可作为一个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在A地块同时开发商品房,1-3号楼为6层;4-7号楼为12层;8-12号楼为22层,则可以将1-3号楼划分为一个成本对象;4-7号楼为一个成本对象;8-12号楼为一个成本对象。   3、功能区分原则。开发项目某组成部分相对独立,且具有不同使用功能时,可以作为独立的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区内需要开发商品房、出租房、周转房、以及配套设施等不同类型的房屋。这些建筑物,由于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应分别确定为不同的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4、定价差异原则。开发产品因其产品类型或功能不同等而导致其预期售价存在较大差异的,应分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开发的1号楼,共20层,1-2层为商业用房;3-20层为住宅。由于商业用房的定价与住宅有很大差异,1-2层的商业用房可以作为一个成本对象;3-20层的住宅可以作为一个成本对象。   5、成本差异原则。开发产品因建筑上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导致其建造成本出现较大差异的,要分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同时开发普通住宅和别墅,由于普通住宅和别墅的成本有较大差异,要分别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6、权益区分原则。开发项目属于受托代建的或多方合作开发的,应结合上述原则分别划分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例如,某房地产企业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房屋,同时又为其他企事业单位代建房屋,由于房地产的权属不同,应当分别确定为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 请问老师房地产公司开发成本如何设置成本对象?

    按项目立项设成本对象

  •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对于单独作为过渡性成本对象核算的公共配套设施,将其开发成本分配至各成本对象的正确方法是;

    根据各对象的实际发生成本确定分配率进行分配处理。 分配金额=总的可分配金额*分配对象金额/总分配对象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