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如何填写

2019-07-17 14:49 来源:网友分享
10325
房地产企业需要缴纳很多税种,包括土地增值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如何填写呢?下面是会计学堂的小编就此问题整理的相关财务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如何填写

填写方式如下:

一、本表

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如何填写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缴公式

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按照预计毛利率预缴企业所得税,按照工程项目的属性不同,预缴的毛利率不同。

分两块计算:

1。已经销售的:(销售的收入-成本费用)*25%

2。预售的:(预售收入*预计毛利率-费用、税金)*25%

看完上文,那么小编关于问题“房地产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如何填写”就介绍到这里。你掌握以上的会计内容了吗?如果想加强会计实操技能,可以咨询我们会计学堂的在线老师联系,可以多多跟我们会计学堂的老会计交流心得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闲置资金理财收益要缴税吗
    闲置资金理财收益要缴税吗?按照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通过的闲置资金通过理财方式获得收益同样是需要依法缴纳税额的,只不过在具体的计税和申报纳税方式上会存在不同的,主要会讲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种主要税种的纳税情形,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在下述文章中,如果学员们正好有兴趣学习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11-04 21
  • 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怎么调整
    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怎么调整?根据小编老师理解,在关联公司交易中如果定价不合理,通常指的就是定价过低,容易造成公司收入减少,从而可以逃避纳税税额。那么在财务处理上的调整,可以通过协商调整、评估机构介入以及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些方式都是可以来帮助企业调整关联交易的不合理定价,有兴趣的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学习应当有所帮助。
    2025-11-06 17
  • 企业间无偿借款要缴增值税吗
    企业间无偿借款要缴增值税吗?是的,对于企业之间无偿借款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这个则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定的;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企业之间的无偿借款税务机关部门都是有权介入调查的,如果是集团内部的合理合法借款,暂且符合相关政策的规定,那么这部分的借款是可以不用缴纳增值税的。具体的内容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11-08 16
  • 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怎么区分
    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怎么区分?一般来说,在企业会议费用的支出通常都是有具体明确的正式活动支出的,也就是说此费用有具体的业务目的和流程规定的;但是业务招待费用则是用于商务活动支出的非正式接待费用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的。关于业务招待费用和会议费用之间差异的相关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有兴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对你们学习肯定有用的。
    2025-11-10 9
  •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怎么代扣代缴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怎么代扣代缴?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对于企业委托加工物料消费税的申报,应该由受托方在生产时进行代扣代缴的。而受托方代扣代缴的计税应该是按照同类消费品计税,也可以根据销售数量加权平均来计算的,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政策内容,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字中,如果你们对此方面的内容有兴趣的话的,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11-11 11
  • 老旧 ERP 与智能财务模块怎么适配
    老旧 ERP 与智能财务模块怎么适配?这个问题涉及到的ERP系统对接的问题,很多公司在采购新ERP系统的时候,对于与财务智能模块直接的适配问题都非常的重视;不管是新系统还是老系统;只有对接好了相关的财务系统之后,才能让公司财务的工作事半功倍。下文汇总的相关资料中,小编老师从多个方面来阐述关于ERP和智能财务系统之间的对接,希望对你们学习有所帮助的。
    2025-11-12 8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