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月报所得税的时候,实际利润额提示这个:通 问
据实填报就行了,那个只是提示 答
在计算分支机构预缴时,解析中是这样的,分支机构分 问
这里的 “50%” 是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的分摊规则:汇总应纳税额的 50% 由总机构分摊,另外 50% 由各分支机构按比例分摊。案例中 200×50% 是先算出分支机构合计应分摊的税额,再乘以深圳分支机构的分摊比例,得到其预缴额。 答
当前企业已备案,是否企业信息有变化需再次申报,这 问
是的,说明已经备案了 答
老师请问一下,我们小规模纳人,我们7月份,美团是售价 问
老师正在计算中,请同学耐心等待哦 答
计算赵某2024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280000+ 问
您好预缴时是按照4000元一下或者以上有差异,并与综合所得时统一按照统一为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 答

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到底需不需要备案?
答: 你好,这个是不需要特地去备案的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固定资产折旧怎么调整
答: 你好!什么原因要调整?要看具体情况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A201020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明细表,现在还是有点问题?比如:公司2018年05月买车一辆60万(不含税价),折旧年限10年,不含残值,现在已经计提6万,不知道该怎么填? 2018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已经扣完了
答: 你那个6万填在第三列里面 1.第1行“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不含一次性扣除)”: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2+3行。 2.第2行“(一)重要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个行业以及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大领域重点行业(以下简称“重要行业”)的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于新购进固定资产在税收上采取加速折旧的,结合会计折旧情况,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本年累计金额。 重要行业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的资产的有关情况,不在本行填报。 3.第3行“(二)其他行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重要行业以外的其他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于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专用研发设备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的,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相关固定资产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情况的本年累计金额。 4.第4行“二、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性扣除的,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相关固定资产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情况的本年累计金额。 5.第5行“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1+4行。 (二)列次填报 列次填报时间口径:纳税人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仅填报采取税收加速折旧计算的税收折旧额大于按照税法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期间的金额;税收折旧小于一般折旧期间的金额不再填报本表。同时,保留本年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期间最后一个折旧期的金额继续填报,直至本年度最后一期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 1.第1列“资产原值”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计提折旧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2.第2列“账载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3.第3列“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允许税前扣除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所有享受上述优惠的资产都须计算填报一般折旧额,包括税会处理不一致的资产。 4.第4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按照税收规定的加速折旧方法计算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5.第5列“纳税调减金额” 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在列次填报时间口径规定的期间内,根据会计折旧金额与税收加速折旧金额填报: 当会计折旧金额小于等于税收折旧金额时,该项资产的“纳税调减金额”=“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金额”-“账载折旧金额”。 当会计折旧金额大于税收折旧金额时,该项资产“纳税调减金额”按0填报。 6.第6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根据相关列次计算结果填报。本列=第4-3列。 三、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3行。 2.第5行=第1+4行。 3.第6列=第4-3列。 (二)表间关系 第5行第5列=表A200000第7行。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咸猫鱼 追问
2018-02-28 15:37
邹老师 解答
2018-02-28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