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考试时,税二的综合所税率表和月度都不会给出 问
同学你好,以前是给税率的,现在要是不给的话, 只能死记, 月度与年度是 税率是一样的, 年度速算扣除数=月度速算数*12 答
你好,老师这张报表上的进项大与销项,还有简易计税 问
进项大于销项、存在简易计税项目及留抵税额时,账务处理需区分一般计税与简易计税项目,分别核算税额,具体如下: 1. 一般计税项目:进项>销项形成留抵税额 采购时(取得进项税):借:原材料 / 费用等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 销售时(计提销项税):借: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月末结转(进项>销项):无需专门结转,“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借方余额即为留抵税额,可结转至下期抵扣,分录不体现,保留余额即可。 2. 简易计税项目:单独核算,税额不得抵扣 计提简易计税税额时:借: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 —— 简易计税 缴纳简易计税税款时:借:应交税费 —— 简易计税贷:银行存款 3. 关键注意事项 简易计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不得抵扣,需直接计入成本(如采购时明确用于简易项目,进项税不单独核算,全部计入成本)。 留抵税额仅针对一般计税项目,与简易计税项目无关,无需互相抵减,分别申报即可(一般计税项目申报留抵,简易计税项目单独申报缴纳)。 答
长期股权投资出售比例的部分总是搞不清楚? 问
同学你好 具体哪里不懂 答
2022年购买金税盘:280元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280 贷 问
所谓抵减税,是这样抵减的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答
老师,你好,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为负数可不可以, 问
其他应收款负数要调,但不是调增资产总额,而是重分类到 “其他应付款”(负债科目),资产总额不变,不会影响小微企业资格。 若税务要求调后资产超标,大概率是误判,你可提供重分类说明(附分录),证明资产总额没超,仍符合优惠条件;若确实资产超 5000 万,才需补税。 答

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及取得方式
答: 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是指根据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格,折算出其原值,一般采用实际取得资产时所支付成本为准,同时考虑大笔支付的付款方式、取得时间、购买地点等因素,进而折算出其原值。 取得方式指的是购买固定资产所采用的方式,一般有现金支付、贷款等支付方式。 拓展知识: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在企业实际操作中非常重要,它的计算结果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金额,因此,企业应在实际操作中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审慎计算固定资产原值。 应用案例:某公司购买装置以及配套设备,总价为100万元,支付方式为50%现金付款,50%贷款支付。根据此情况,该公司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为:50%的现金支付金额即50万元,50%的贷款支付金额按年利率10%计算,计算出50万元×(1+10%)^1=55万元,因此,该公司固定资产原值为50万元+55万元=105万元。
求助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答: 您好!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备入账帐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C<1>=X*2/N; 第二年折旧 C<2>=(X-C<1>)*2/N 第三年折旧 C<3>=(X-C<1>-C<2>)*2/N
一名会计如何让领导给你主动加薪?
答: 都说财务会计越老越吃香,实际上是这样吗?其实不管年龄工龄如何
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答: 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包括: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