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水本无色
职称: 中级职称
2015-10-22 15:40
1.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只能采用直线法分摊。
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相关问题讨论

1.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只能采用直线法分摊。
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2015-10-22 15:40:11

递延所得税负债也有这个报表项目的
2019-09-27 10:55:43

新的会计准则释放的合同负债,你这个小准则的话就是用递延收益。
2021-08-27 20:29:11

小企业核算递延收益的方法一般有3种:
1、直接法:把所有影响未来现金流量的因素,经过评估预测分析,按其实际发生额计提。
2、相关会计准则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准则》第38号的要求,采用未到期责任法(POP),把未来负债进行分摊,用本期费用减去未来责任,得出本期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数额。
3、现金流量表法: 根据现金流量表,可以很容易地确定本期递延收益的数额,因为它以现金流量的形式确认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算。
拓展知识:企业买卖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可能会依据服务或产品交付时间来进行收入分期或分批结转,这部分收入的收入就是属于递延收益。在实际会计分析中,递延收益一般分为当期可以计入当期利润中结转的和未来时期可以结转的两部分。应用案例:一家企业开发了一个新产品,要求客户在签订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全部费用,但是企业将收入分期分批结转,期间这部分收入就属于递延收益部分,在实际核算中,需要用前述3种方法进行核算。
2023-02-24 13:25:38

小企业递延收益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递延收益:通过收集和分析投资收益或损失相关的财务信息,计算出递延收益。
2.分配递延收益:把递延收益分配到各个月份,分配方法有比例分配法和固定分配法。
3.核算递延收益:将计算出来的递延收益录入到会计科目中,并进行核算。
4.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由审计机构出具的,其中详细披露了企业递延收益的审计情况。
5.报表编制:将审计报告和会计核算结果编制成会计报表,以供内部管理及外部披露使用。
小企业递延收益会计核算时应注意,收益要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在报表编制时应当按照审计报告的要求进行,以确保核算的准确性。
拓展知识:小企业递延收益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预提费用、应收票据等,这些科目的确认和核算都是小企业递延收益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
2023-02-25 11:20:19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