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江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2020-06-28 15:48

一、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退税时的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Y. 追问

2020-06-28 16:16

老师 我现在的税费全部是在应交税费 -进项里面 ,那我是不是  借:应交税费--应交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 -进项税   然后再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钱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江老师 解答

2020-06-28 16:17

可以这样的账务处理,因为发票勾选时是分了出口退税的进项税,以及国内销售的进项税抵扣的

Y. 追问

2020-06-28 16:22

我们没有分这个,那我就可以按照我上面的分录做账务处理吧?

江老师 解答

2020-06-28 16:39

是的,直接按你上述的分录处理。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一、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退税时的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2020-06-28 15:48:42
一、计算方法 (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分录架构 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率-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 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三、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典型例题: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货:银行存款585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2400 货:主营业务收入24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351 货:主营业务收入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48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 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 货:银行存款9 (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6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60 例2:引用例1的资料,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1)-(6)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货:银行存款585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2400 货:主营业务收入24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351 货:主营业务收入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48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 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元。 (6)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 5-2400×(17%-15%)]=51-97=-46(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7)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4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14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60 (8)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6 贷:应收出口退税46
2020-05-23 08:37:16
您好!这个你看税务局是不是给你们免税
2024-06-03 11:17:28
出口转内销 账务处理: 一、 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按出口额乘以增值税征退税率之差作进项税额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对于销项税额按正常的数据填附表一中“开具其他发票”中的适用税率中 对于进项税额转出数据 填入附表二中“进项税额转出”中
2017-06-06 17:49:17
你 好,同学。 在你的申报表里面查明细
2019-11-22 11:11:47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老师,您好,我们做6月份账的时候,发现业务网6月份开

    按 权责发生制 处理: 6 月做 暂估入账 (因差旅费属 6 月实际发生 ),借 “管理 / 销售费用 - 差旅费” 贷 “其他应付款” ;7 月收票后,先红字冲回暂估,再按发票正常入账(附发票 )。

  • 老师好,我们6月开票的税费13%(销售货物):100225.66

    1. 异地预缴增值税时 由于是个人扫码支付,后续需要企业对个人进行报销,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 - 预交增值税(异地建筑服务预缴 ) 570.07 贷:其他应付款 - [个人姓名] 570.07 2. 企业报销个人预缴款时 借:其他应付款 - [个人姓名] 570.07 贷:银行存款 570.07 3. 月末结转增值税 结转销项税额: 将销售货物和异地建筑服务产生的销项税额进行结转,账务处理为: 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13%(销售货物 ) 100225.66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9%(异地建筑服务 ) 2478.55 贷: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 102704.21 4. 正常申报时抵减预缴税款 在填写附表四和主表进行抵减后,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 570.07 贷:应交税费 - 预交增值税(异地建筑服务预缴 ) 570.07 5. 缴纳剩余增值税税款 计算出抵减预缴税款后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假设为 X 元(X = 102704.21 - 570.07 ),进行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 - 未交增值税 X 贷:银行存款 X

  • 老师好,这道11题母题,根据公式,是不是有问题?我代入

    同学你好,能把题目贴上来么?

  • 你好,老师。公司购买厂房按什么交印花税?装修购买

    你好,这个按照产权转移数据。 第二个是按照工程合同 第三个也是按照工程施工

  • 甲个体工商户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25年3月将自

    因为这个是不动产,不动产一般金额都很大,不和30万这个政策的销售额合计计算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