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工资35万,怎么筹划,个税最少我的做法工资发216 问
下午好亲,我看下哈 答
报关单上收发货人和生产销售单位都是自己,那发票 问
对发票抬头也是写自己的。 答
老师,开增值税用发票的时候把单位开错了,模具需要 问
你好,其实对方没说什么的话,一般没问题。 答
老师好,每个月财务审核好的供应商的对账单要给老 问
沟通时聚焦规则:跟生产部说 “财务核对时发现这笔款可能有 [具体疑问,如质量 / 流程问题],按流程需要业务部门确认是否符合扣款条件”,不提老板娘,把问题转化为流程核实。 反馈时要依据:跟老板娘说 “供应商不认可,缺具体扣款理由(如合同条款、质量问题),您看有哪些依据?我按依据去沟通更顺”,倒逼她提供合规理由,没依据则难执行。 推动流程化:建议制定《付款审核细则》,明确扣款情形和依据,减少个人干预,按制度办事。 答
固定资产的定义是什么 问
?你好,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运输工具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 答

个税每月预扣预缴的金额怎么计算
答: 1.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需要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预缴税款。具体方法为: (1)计算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对居民个人,按照其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的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具体公式: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根据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对照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查找适用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据此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如果计算本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具体公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案例3 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1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1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假设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1月份:(10000-5000-1500-1000)×3%=75元; 2月份:(10000×2-5000×2-1500×2-1000×2)×3%-75=75元; 3月份:(10000×3-5000×3-1500×3-1000×3)×3%-75-75=75元; 进一步计算可知,该纳税人全年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元,一直适用3%的税率,因此各月应预扣预缴的税款相同。 案例4 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扣除共计2000元,假设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各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 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 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
预缴时印花税税率多少,以哪个金额计算
答: 新年好,具体是印花税的什么税目?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老师,我老公在两个单位兼职,两处的年薪金额未超12万,也没预缴过个税,用做汇算清缴吗?
答: 如果两处收入的话,都没达到预扣的标准。这样的话,是可以不用汇算清缴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