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调整减少 这个会计利润是怎么计算的,纳税调增,减是从哪里取的数据?
2/1726
2019-08-01
老师好,谢谢~~ 1、答案B的意思是不是同行向同行借钱而生起的利息? 2、那么为什么答案B能在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据实扣除?
2/328
2022-02-10
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部分为何是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5%计算?5%怎么来的?请老师详细解答,谢谢。
3/1500
2016-12-10
请问一下,知道应纳税额,怎么计算出来营业税金及附加呀
1/947
2016-12-19
预交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是根据合同数还是开票数计算的
1/1009
2017-09-20
老师,我在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时候,表格出现的应纳税额等于土地总面积除以税额标准,但是我看到税法是土地总面积乘以税额标准,为什么会这样
1/1598
2020-04-24
原增值税纳税人的期末留底税额不能抵扣应税服务的销项税吗
1/781
2016-12-03
老师请问即征即退在报税时,“”应纳增值税=全额销项-全额进项-可抵减的税额-即征即退对应的销项”可以这样理解吗?也就是即征即退对应的销项本来是应该要退的,现在在缴纳时就直接扣减了是吗?那后期还要申请退税吗?
4/282
2025-03-14
每个一般纳税人月底都要这样子的吗? 结转进项时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进项税额 结转销项时 借: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一 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转出未交增值税 结转进项税转出时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 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转出未交增值税 1)如果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在借方,代表留抵,不用再做账;, 2)如果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在贷方,代表应该缴纳的,应先做如下结转分录: 借: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一 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 缴纳时借:应交税费- -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3/988
2019-05-29
小规模纳税人,收到收入时,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那么当这个增值税低于3万呢,然后实际缴纳金额也为0. 那实际缴纳增值税的时候需要做分录吗,。难道让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科目上的金额一直挂在那里吗
1/581
2017-08-02
你好,我问一下,小规模定期定额,核定的应税项是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吗、申报时直接是这个数,还是减掉费用的金额呢
1/1163
2019-10-19
8.某餐饮业一般纳税人,1月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10000元,普通发票销售额10000元,未开具发票销售额10000元,该纳税人1月份开具的专票后续不具备冲红条件,该纳税人1月份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是多少????
1/871
2020-04-22
老师,增值税申报表30栏,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栏原本应该填上期数,填成了本期数,这个要怎么处理?
1/808
2018-12-10
我们年应纳税所得额未超过50万,,合并征收率为6%,分别按A.B类缴纳所得税应该怎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1/647
2018-02-28
一般纳税人 开普票 借银行存款 贷 收入 还是 借银行存款 贷 收入 应交税额销项税额
1/481
2021-10-29
发现账面的应交税费-借方累计金额和纳税申报表上的税额的合计数之间有差异
1/1335
2017-05-19
某居民企业2018年自行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0万元,销售收入为500万元。经税务机关审核,发现以下事项未进行纳税调整: (4)投资收益50万元为国外子公司分回的利润,国外适用税率为20%。该企业直接将50万元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问题:该企业2018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
1/7581
2020-03-01
小规模纳税人是按营业收入的0.1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请问营业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吗?
2/1347
2016-09-06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税前扣除支出包括但不限于:(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税收滞纳金;(3)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包括银行罚息;(4)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不包括银行罚息?
1/653
2021-05-14
甲公司为全国知名高档化妆品生产公司,预计2019年销售收入规模达到8000万元,其日常涉及经营业务如下: 甲公司为我国居民企业,预计本年将实现盈利3000万元。本年年初,准备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乙公司。预计乙公司在设立之后最初两年会亏损,第一年亏损400万元,第二年亏损100万元,以后每年盈利600万元,有效期为8年,折现率为10%,假设甲公司今后每年可实现盈利3000万元,且甲公司与乙公司均无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即盈利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注:(P/F,10%,1)=0.909,(P/F,10%,2)=0.826。 提示:每个板块的筹划思路可为:税法依据——筹划思路——筹划方案(前后对比)——结论(包含可行性风险性)
1/756
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