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销售货物对购货折扣按总价法核算,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在计算财务费用时,是扣除商业折扣计算,还是不扣除商业折扣?
1/1904
2017-10-16
杭州个税税前扣除项目中有允许税前扣除通讯补助500么
1/2439
2017-05-09
个体户所得税可享受扣除基本费用6万以及专项附加六项扣除?个体户汇算清缴是不是按个体户的经营所得税率表计算所得税?而不是那种按综合所得计算税率的表吧?
1/3917
2019-01-06
老师,我们公司是服务业,可以加计抵扣,以前我们进账抵扣了,没加计抵扣,这个月可以没加计抵扣的一起与六月份的抵扣不呀
1/518
2020-07-03
老师,代扣专项扣除记什么会计分录?
1/1088
2019-04-11
老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里面的扣除,不同城市分别扣,是分别扣限额还是分别扣全额
1/2499
2019-07-28
老师,个税申报的时候,员工没有填专项附加扣除,现在填了,我申报下载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现在报个税还是之前的税额,没有变化是怎么回事?
3/746
2023-10-17
老师,个人所得税的住房贷款利息附加扣除。如果第一套是妻子名下全款买的,第二套是本人公积金贷款买的,这种情况可以附加扣除吗?
3/1092
2021-06-03
汽车油卡充值时,开具了普通发票,之后加油我要税前扣除需要要小票吗。 还是说充值时开了普票了,之后加油后还能开专票作为税前扣除
2/1630
2022-03-21
个税计算扣除修缮费 是都要扣完吗
1/705
2022-04-26
自然人张强(系独生子女,身份证号码220102197506065600)软件工程师,为个税居民纳税人,在长春市某科技公司工作, 2021年1月份工资收入额16 000元,当月专项扣除“三险一金”为工资收入的22.4%、继续教育扣除额400元、住房租金扣除额1 500元、、赡养老人扣除额2 000元、子女教育扣除额1 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额合计4 900元,无其他扣除额。2021年全年工资收入总额230 000元,专项扣除51 520元,专项附加扣除58 800元,其工资薪金全年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合计应为 3 448元。要求:(一)平时预缴的计算1.计算应预扣预缴1月份应交个人所得税;2.假设2月份工资收入额17 000元,专项扣除额、专项附加扣除额和免征额与1月份相同,计算应预扣预缴2月份应交个人所得税;3.张强3月去A地讲学5天,获得劳务收入8 000元,计算应预缴的个人所得税;4.张强在6月取得一笔稿酬收入6 000元,计算应预缴的个人所得税;5.张强在11月份将拥有的一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本市的制造商,获得收入20 000元,计算应预缴的个人所得税。(二)年终汇算清缴1.确
1/185
2023-10-10
老师好:我们刚申请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已领,我感觉我们就是采购商品,在卖,不就是商贸企业吗?问题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说批发和零售业不得加计扣除,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加计扣除了,还是说我们通过选择行业(不选批发和零售)就可以加计扣除,如果不选批发和零售能选什么行业呢?问题二:假设 前提是研发费用能加计扣除,可是我们截止到现在对本年度的账务还没有分项目核算研发费用,还没用到这个科目。2019年最后一个月了,该怎么调整?12月做账只是科目从1-11月管理费用调到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xx 贷:管理费用-xx 最后:借: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
1/1921
2019-12-10
申报2月份工资个税时,本期收入是填上月的发放工资数,对吗?三险一金是填本月扣除数吗?还是1-2月的累计?还有累计专项扣除是一月归一月,还是以前都要汇总相加数
1/954
2019-03-04
老师一般计税项目的分包扣除,和取得专票进行抵扣有什么区别。简易计税项目因为不能抵扣专票所所有分包扣除,那一般计税项目都可以取得专票抵扣了,那为什么还弄分包扣除
2/3856
2020-12-18
老师把填报专项附加扣除选择我们公司的工人改成非正常之后,再改成正常的,是不是专项附加扣除他还得在APP上重新选择一下我们公司啊
1/8
2023-11-09
公司的员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都自行填过了,公司申报系统也下载到了填过的人员信息,为什么在个税申报后还是没有附加扣除项呢?
1/1168
2019-03-14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失败,失败原因:业务处理失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已由纳税人本人采集,不可继续报送,若需更正请联系纳税人本人!
1/9195
2020-02-25
老师,税前工资怎么算出当月个人所得税交多少钱? 是不是累计收入+本月工资-社保-公积金-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应扣缴税额
1/1379
2020-08-12
老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除了研发费用加计100%或200%扣除,亏损弥补年限延长到10年外还有哪些?
1/242
2022-07-27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本只需要扣除当月五险一金计算,因某员工休产假,把产假5个月的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都扣除了,这5个月扣除的也一起计入本月个税计算吗??
1/2468
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