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授信 “三查” 怎么执行
一、贷前调查(风险预判)
核心:确认借款人信用与风险水平,决定贷款基础。
1.调查重点
主体资格:企业查营业执照+实控人信息,个人查身份+征信,排除信用瑕疵。
资金用途:核购销合同/项目批文,确保合规(禁投股市、楼市)。
还款来源:优先看经营现金流(流水+纳税),次看抵押物/保证人有效性。
风险等级:测算违约概率与贷款风险度。
2.调查手段
现场:查经营场所、库存(生产型企业加查产供销)。
非现场:大数据交叉验证(社保、电力、纳税)+视频面谈留证。
委托:第三方辅助,核心风险事项(收入、债务)需自行核查。
二、贷时审查(风险拦截)
核心:独立风控团队核验调查结果,决定是否放款。
1.审查要点
资料:核财报、抵押物权属等真实性,排查隐性亏损。
逻辑:看营收与贷款金额/期限匹配度,评估负债能力。
合规:反洗钱筛查,符合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小微“两增两控”要求。
2.分级审批
50万以下:支行审批
50500万:分行风控会签
500万以上:总行贷审会决议
原则:三查分离、集体审批、责权挂钩。
三、贷后检查(风险处置)
核心:持续跟踪,及时化解风险,保障贷款安全。
1.监控维度
资金流向:受托支付核交易对手,自主支付(30万以下)核用途。
经营异动:流水骤降30%、欠息、实控人变更等触发预警。
担保/履约:查抵押物价值/投保、保证人资质,核还款计划执行。
2.应对措施
黄色预警:经营异常但可控,列入观察名单,加强跟踪。
红色预警:资金挪用/还款恶化,追加担保、提前收贷。
后续:短期贷款展期不超原期限,不良贷款走清收/重组/核销。
3.问责机制
“三查”不尽职者,可处罚款、纪律处分,严重者取消任职资格或终身禁业。

银行贷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取得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期末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归还短期借款利息
借:应付利息(归还已经预提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或者
借:财务费用(利息没有预提,直接支付)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归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银行贷款授信 “三查” 怎么执行?整体上来说,关于这个三查执行内容小编老师在上文中花了很长的篇幅来阐述的,学员们只要认真学习之后,对于这个贷前、贷时和贷后三查的内容应该有所掌握的。一般来说,企业找银行贷款一般都是有非常严格的审查流程的,需要企业提供很多审查资料,如果你们对此方面的审查财务知识有兴趣,可以来这里免费搜索相关的财务课程进行学习的。











官方

0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