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审计质量的具体意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落地
一、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准备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方案的内容要周全、详细,分工要明确、合理;审前培训工作要到位,要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目的、内容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做好审计分工文件的收集、管理和保管等日常工作。一是要广泛地收集审计法规文件,指定专人保管,法规被借阅以后要及时追还,二是要做好法规目录分类、整理工作,以便使用时查找。有了足够的法规依据,就可为审计人员指明方向,直击要害。
三、加强质量控制,打造审计精品。一是要认真把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五道关口”(项目计划关、制定方案关、实施审计关、审计报告关、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关等),努力打造一批层次高、质量好,影响大的审计精品;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责任,增强干部责任心。
四、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呼唤高质量的审计人员。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提高业务能力;二是大力提倡审计人员进行自学。鼓励审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职称考试,打造专业化团队。三是要对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常抓不懈,增强审计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防止审计人员思想滑坡,道德失缺。
五、健全和完善审计激励与约束机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质量奖励制度;要强化审计三级复核,严把审计项目质量关;要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对不顾审计风险,工作草率,产生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

审计质量特征包括什么?
1、客观性,即审计结论能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2、可靠性,即审计结果与事实相符。
3、准确性,即审计结果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撑。
4、全面性,即审计结论能全面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
5、充分性,即审计结论能充分反映单位的客观实际。
6、重要性,即审计人员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7、一致性,即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结论能反映委托人或目标的需要。
8、及时性,即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结果能满足委托人或授权者的时间要求。
审计质量一般指审计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广义审计质量指工作的总体质量,狭义的则指业务工作的质量。
提升审计质量的具体意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落地?综合以上内容所述,学员们通过上文提及到的关于意见落地的具体措施,相信对你们后期的审计工作肯定都是有所帮助的;在国内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审计知识,最好还有一个对应的审计从业资格证书,如果学员们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那么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搜索相关的财务课程学习。













官方

0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