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核算怎么操作

2023-08-05 19:27 来源:网友分享
196
工业企业的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核算过程包括:确定生产所需原料及数量,制定收发料计划;审核收发料计划,核定计划物料价格;编制并审核成本单;进行采购成本核算并记录在财务系统中。这种核算方式主要用于企业采购原料,有助于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工业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核算怎么操作

工业企业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核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经过计划员核算,确定本月生产所需的原料及其需要的数量,制定收发料计划,列出预计实际使用的原料的数量和价格。

2、收发料计划审核,根据前期审定的预算价和当期市场价对收发料计划进行审核,核定计划物料的价格并审核计划是否符合企业预算要求。

3、编制成本单,根据收发料计划,计算出每种计划物料的总成本,并编制成本单,上报财务部审核。

4、财务部审核成本单,对成本单进行审核,检查实际成本是否符合企业预算要求,保证企业內部控制水平。

5、成本核算记录,根据批量和发料记录进行采购成本核算,核算出本月实际采购的原料成本,并将成本核算结果记录在财务系统中。

拓展知识: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原料核算一般在企业采购原料时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原料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企业重组义务确认与计量原则
    企业重组义务确认与计量原则是什么?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这个问题应该是需要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的,第一个部分则是企业重组义务的确认,第二部分则是企业重组义务的计量。首先,企业重组义务的确认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以的,这点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阐述,而对于计量原则的理解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阐述,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8-25 7
  • 公司注销时留抵进项税额能否退还
    公司注销时留抵进项税额能否退还?按照相关事项的公告,对于企业在申请注销时发现还有留抵增值税进项税额,那么这个时候企业是不可以直接申请退回的,但是特殊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则是可以申请退回的;那么在下述文章中,小编老师将会分别从一般情况下不可退回和清算所得中的处理角度给你们阐述这个留抵增值税进项税的退税处理,如果你们有这方面的兴趣,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
    2025-08-28 6
相关问题
  • 急求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既核算材料的计划成本又核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

    你好,只能是分别通过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原材料(计划成本)两个明细账分别核算的

  •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0元/公斤

    你好,信息似乎不完整哦。

  • 请问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成本,入库时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还是实际成本

    您好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原材料成本,入库时的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的概述

    您好,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根据各项原材料的进价以及供应地点远近等因素,按组成原材料的实际成本项目计算的。通过它与实际成本比较,可以提示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超支。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 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差为正数,表示实际大了,叫超支差(记借方);差为负数,表示实际小了,叫节约差(记贷方).在发出材料时,先结转的是计划成本, 然后再调整为实际成本。 公式变换为: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式子中,材料成本差异是正数就加,是负数就减.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单独设置本科目;也可以在“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设置“成本差异”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的计划成本所包括的内容应与其实际成本相一致,计划成本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实际。计划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在年度内一般不作变动。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部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月的实际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月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月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账务处理 (一)入库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调整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的金额应自“原材料”等科目转入本科目:调整减少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借方;调整增加计划成本的金额,记入本科目的贷方。 (二)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材料成本差异,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委托加工物资、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1.外购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调整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2.自制材料 调整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调整节约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3.接受投资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一一原材料 贷:实收资本(按帐面价或市场价) 调整节约差异: 借: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按帐面价或市场价)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4.盘点盘盈 调整超支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调整节约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二)发出环节材料成本差异的核算 原材料发出环节主要是指材料领用、出售、对外投资及盘亏业务,其材料成本差异的调整列示如下: 1.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上述分录金额,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2.材料出售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 上述分录金额,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3.材料对外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按帐面价,市场价或评估价) 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材料成本差异一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4.材料盘点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按材料成本差异率确定,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需要说明的是,发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额可按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也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所得。 1、防止人为提高成本差异率 有些企业,为了控制超额利润,大都从隐匿收入和虚增成本两个方面进行作弊,人为提高材料成本差异率,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企业的常用作弊手段。 计划成本计价前提下的具体程序 如某企业为了逃避所得税,采用提高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手段,该企业全年产品生产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平均每月3000万元,每月应计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在95~92.8%之间,经过调整,每月的人为差异率都比应计差异率提高1.5%,全年即可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500多万元。 2、防止人为压低差异率 与提高成本差异率相反,有些企业为了完成承包任务,而人为地压低材料成本差异率,用来降低成本,虚增销售利润,实现承包任务。 3、防止计划成本过度偏离实际成本 根据财会制度规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计划价格通常以不高于或不低于实际价格的10%为宜,有的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利润,有意过高或过低地确定材料的计划价格,甚至对已制订的接近实际价格的计划价格,有意大幅度地上调或下压。从而人为地调整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余额,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既核算材料的计划成本又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的明细账是

    你好,这个是 材料采购明细账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