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如何处理" alt="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如何处理"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指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报废、损毁、失效或流失的情况下,企业获得的净损失的所得税和财务报表上(资产负值)的净损失。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把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清理净损失后的净值,得出的结果即为净损益。清理净损失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税前净损益,税金净损益和税后净损益。
税前净损益指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报废、损毁、失效或流失损失,企业承担的财务损失,在报税之前的净损益。税金净损益指企业根据税收法律、税收制度及核算计算准则承担的财务损失,在报税之前的净损益。税后净损益指企业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报废、损毁、失效或流失损失,企业承担的财务损失,在报税之后的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一般是用在会计核算上的,税后净损益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作为企业经营状况客观的反映。经计算,准确的税后净损益可以减少企业未来经营的风险。
此外,企业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报废、损毁、失效或流失,企业必须按照财务规定,从本期财务报表上做出净损益的报告,并报给政府有关部门,以便于政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和监督。
总而言之,企业要准确计算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应该把清理净损益这一部分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分录,以免造成财务上的纰漏,让企业尽快把财务状况报告给政府,以便政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监督和检查。拓展知识:此外,企业还应考虑报废或失效固定资产的财务分析,报废或失效后,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的财务水平,就必须把报废或失效的固定资产的收益、费用及投资回收期限进行分析,从而决定是否报废或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