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2023-02-27 19:35 来源:网友分享
430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未经法定代理人授权、未经法院审理、违反法律、隐瞒实情、胁迫行为以及强行行为等。此外,还包括人民法院发出的撤销裁定,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发出的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以及民事诉讼程序中以虚假事实为依据诉讼而获取的判决。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无法确认其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此类行为包括:

一、未经法定代理人授权而进行的行为:这类行为是指未经法定代理人授权对应方进行的行为,但不包括因未经授权而构成的其他违法行为。举例来说,未经投资者授权的投资活动就是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未经法院审理的行为:这类行为是指在未经法院审理的情况下执行的行为,例如,未经法院审针对合同内容的变更的行为,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违反法律的行为:这类行为是指违反中国法律规定,有违反性质的行为,例如,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的行为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四、隐瞒实情的行为:这类行为是指在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其一方隐瞒实情,妨碍另一方作出正确判断而形成的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五、胁迫行为:这类行为是指通过故意利用力量或其他方法,迫使另一方做出自己不情愿的行为的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六、强行行为:这类行为是指通过公检法机关的强制性行为,使另一方做出自己不情愿的行为的行为,也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拓展知识:

此外,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还包括人民法院发出的撤销裁定,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发出的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以及民事诉讼程序中某一方以虚假事实为依据诉讼而获取的判决,这些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盈利预测中地缘政治风险的披露深度
    盈利预测中地缘政治风险的披露深度怎么理解?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学员们提及到的关于企业盈利预测中地缘政治方面的风险披露,通常指的就是因为一些地缘政策的改变导致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的程度;在具体的财务报表披露的过程中深度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比如说风险识别量化、韧性的应对措施以及对应的清理模拟等等。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都在下述文字中,欢迎来阅读学习。
    2025-09-01 10
  • 关联方交易定价公允性的证明资料要求
    关联方交易定价公允性的证明资料要求是什么?按照税法的相关要求规定,对于关联方的交易定价的公允性都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因为在税务中关联方交易的定价很容易有逃税的嫌疑,因此对于此定价的公允性一般都是需要提供证明资料的,比如说关联方关系证明文件、交易合同协议、交易定价依据等等,下文已经罗列了六种证明资料说明给大家,如果你们对此方面的内容有兴趣,可以来阅读学习。
    2025-09-03 20
  • 使用权资产减值测试中的现金流量预测要点
    使用权资产减值测试中的现金流量预测要点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的财务经验,企业使用权资产减值测试中,对于现金流量预测说的就是此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过程,主要会包含几方面的因素,如预测现金流量内容、选择计算办法、确定折现率等等,小编老师也将会在下述文字中对此内容进行一一阐述的,如果你们有这方面的学习兴趣,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09-04 11
  • 研发费用资本化中技术可行性如何认定
    研发费用资本化中技术可行性如何认定?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对于企业研发费用采用资本化的处理,其中技术性的认定则是需要满足期技术或者产品达到预期的技术标准,并且可以有效的应用于市场的。具体的内容则是体现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管理两个方面的,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详细介绍,学员们都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肯定有所启发的。
    2025-09-04 14
  •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未确认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未确认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有哪些?众所周知,对于企业合并中取得被收购方那些还没有确认的无形资产,应当是需要按照某些条件来确认的;具体的条件包含源于合同性权利、能够从被收购方分离、单独与资产、负债一起交易等等操作的;这相关的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9-06 12
  • 持有待售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列报与披露要求
    持有待售资产组减值损失的列报与披露要求有哪些?对于企业持有待售资产组减值的损失数额在财务数据表中的列示,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栏目进行列示的,而负债部分则是可以通过流动负债栏目进行列示的;而对此资产组减值的披露要求内容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学员们要是对此内容有兴趣的话,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说不定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08 9
相关问题
  •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种类中的“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VS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种类中“欺诈” 如何区分?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这个一般是里因外和,所谓家贼难防,有可能是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或者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串通,是三方关系

  • 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包括(  )。 A.自始无效 B.全部无效 C.绝对无效 D.当然无效

    同学,你好,这个题应该选择ACD选项

  • 根据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包括(  )。 A.自始无效 B.全部无效 C.绝对无效 D.当然无效

    自食无效,绝对无效,当然无效

  •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中的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和可撤销民事法律中的欺诈有什么区别

    同学你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 老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销的法律行为有啥区别?怎样记不容易混?

    下列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二、显失公平的。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另外,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期限,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期限届满时生效。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