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什么?

2023-02-22 21:59 来源:网友分享
37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采取的用于调节经济发展的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是调节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控制国民收入和支出的总金额;而货币政策是调整货币供应量、改变货币流通和价格条件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它们可以相互协调,以完成更有效的经济调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什么?

财政政策是政府采取的控制国家财政收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设置税收、预算支出、债务发行等措施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调节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借贷政策。

财政政策主要是为了调节经济发展,通过调整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控制国民收入和支出的总金额,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可以提高投资支出,改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减少政府开支,压缩财政收入,从而压缩通货膨胀、缓解失业压力等。

货币政策是政府采取的用于调节经济活动规模和发展的政策.它是一种由政府调整货币供给量、改变货币流通和价格条件以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的综合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可以通过调整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调整现钞流通量等方式,达到降低货币供应量、提高货币价值、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政策,它们共同起到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作用。财政政策是政府用来调节国家收入和支出,控制国民收入和支出的总金额的措施,而货币政策则是政府用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改变货币流通和调整利率、提高货币价值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相互协调,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针对某种特定情况,政府可以根据国家实情,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的方法,较好地控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势头。

拓展知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协调的,它们之间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暗示,前者可以运用到后者影响中,伴随着财政政策的发挥,货币政策放在得当的位置,从而帮助政府实施经济政策,调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外包服务质量不达预期该怎么应对
    财务外包服务质量不达预期该怎么应对?通常来说,当公司想要将其财务某些事项或者流程不想自己做,想要外包给第三方具有财务资质的机构,那么往往就是会选择财务外包的方式。但是财务外包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外包机构的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学员们需要学习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今天小编老师将会从自身角度来为学员们讲解这种不达预期的情况该如何应对,希望对你们有用。
    2025-09-23 20
  • 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内部管控流程怎么建
    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内部管控流程怎么建?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不管是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理解,还是从会计事务所内部制度的理解,反洗钱都是制度的一条红线的,这个红线也是很多会计事务所非常重视的内部管控。今天,小编老师将会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讲解会计事务所如何进行反洗钱内部管控的,有兴趣了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也许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7 9
相关问题
  • ​贴息贷款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贴息贷款是一种融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金融机构可以向国家颁发低利率的贷款,用于财政政策实施和货币政策执行。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国家实现预期目标,并通过放款条件调节市场,从而为企业提供资金投入,促进经济发展。

  • 二零二零年我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同学你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是银行贷款,这也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时间段看,社会货币总额中总会有一部分脱离社会生产流通领域而沉淀下来,并不形成当期实际的购买力.因此,社会货币总量又可以划分为“流通货币量”和“沉淀货币量”两部分.真正影响一定时期社会有效需求的,不完全是社会货币总量,而主要是流通货币量.当然,流通货币量的变动与货币总量的变动是有密切关系的.   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对象----银行贷款投放货币的情况看,贷款投放形成的资金属于债务资金,一般有规定的贷款期限,到期要还本付息,贷款利息就是贷款资金的价格或成本.因此,贷款投放更像是资金的买卖行为,能否投放出去,以及实际投放多少,取决于买卖双方的意愿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规模,而并非是无条件的.其中,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来增加贷款需求,但降低利率对贷款需求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一个缺乏充分成本效益意识和约束的社会更是如此;而不计成本、不顾风险地滥放贷款也是不符合银行经营原则和监管要求的,是要严格控制的.银行贷款的增长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借款人对未来收入或投资回报的预期和信心.在面临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存在通货紧缩压力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货币需求的作用往往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在社会贷款需求旺盛,流通货币量增大,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作为货币供应者,在控制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却会远远大于其在扩大货币投放方面的作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仅在不同情况下对调节货币总量,特别是流通货币量的影响不同,而且银行贷款与财政投资的性质也是完全不同的.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二者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区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而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曾实行过“拨改贷”,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拨款(投资)改为统一由银行贷款解决,这尽管为解决一定时期的特殊问题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却带来了新的影响深远的问题: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财务负担沉重;将由财政解决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解决,使银行失去了贷款控制的标准和自主性,银行成为财政和计委的出纳;银行贷款代替拨款,使企业获得贷款不还的理由(投资是不存在归还问题的),因而造成对国有银行严重的贷款不还的企业诚信问题.   确定了货币增长的调节方向和目标后,就要相应调整和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货币增长调控目标的实现.   总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既有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应有的积极作用.

  • 疫情过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宽松的还是紧缩的,具体实施内容

    这个的话 是都要宽松的哦 疫情的话 导致各方面经济停滞 经济指标下滑 通过宽松的政策 来刺激经济 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哦

  •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疫情期间我国该实行怎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

  • 激进的融资策略与紧缩的货币政策,两者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

    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宽松的财政政策减少市场供给。最终实现供求平衡 激进的融资策略就是短期融资方式需要波动性流动资 产和部分永久性流动资 产,风险和收益都很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