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设定提存计划?

2023-02-05 13:58 来源:网友分享
1193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每月定量的储蓄,并把储蓄用于有利息收入的投资产品,以实现收入稳定增长,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同时,也可以将其用于日常消费,以应对突发情况。

什么是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把每月收入部分拨出来作为储蓄,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这笔款项转入投资工具,从而实现收入稳定增长的投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每月定量的储蓄实现财务自由,并把每月的储蓄用于有利息收入的投资产品,这样可以让储蓄增值更快。

另外设定提存计划的方式非常灵活,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调整。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银行储蓄、货币基金、长期债券等不同类型的投资,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

拓展知识:设定提存计划不仅仅可以用于投资,还可以用于一般的日常消费。把一定数额的钱拨出来,作为储备基金,如果有资金紧张的情况,可以从储蓄基金中拿钱来解决,而不用改变其他的支出渠道。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紧张的财务状况而过分改变生活方式,同时又能确保能有钱可以用,以应对突发情况。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怎么开展
    财务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怎么开展?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在企业财务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则导致财务预算实际上的执行结果和最初的预算有所差异的。那么对此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小编老师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开展的,具体的内容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如果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9-22 13
  • 管理会计工具怎么选才合规
    管理会计工具怎么选才合规?作为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对于管理会计工具的合规选择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在管理会计工具上选择学员们需要考虑到一些相关要素的,比如说管理会计工具的功能全面性、易用性、可拓展性以及安全性等等,其中功能全面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学员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的,关于公司管理会计工具选择的相关要点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4 10
  • 如何用 RPA 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
    如何用 RPA 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在财务领域中RPA的全称就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概念,对于企业财务来说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电子票据电子化报销的审批效率的;相信你们应该知道,这个RPA系统就是可以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与之相关的知识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说不定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5 9
  • 财务数字化转型试点该选哪个业务线
    财务数字化转型试点该选哪个业务线?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对于公司财务数字化的转型试点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于业务和财务之间的融合。通常来说业财融合中,公司应当是需要先做到业务流程化、其次就是财务数据IT化,最后就是对数据业务化进行转型的;相关的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希望对你们理解和学习都是有所启发的。
    2025-09-26 8
  • 软件企业预算动态管理怎么落地
    软件企业预算动态管理怎么落地?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在公司的预算管理中,动态管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通过预算动态管理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在预算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但是很多学员们对于这个动态管理的具体落地措施不是很熟悉。今天小编老师将会在下文中进行一一介绍,希望你们都可以来阅读学习。
    2025-09-29 2
相关问题
  • #提问#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你好! (1)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根据新准则,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属于设定提存计划,需在“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中核算,而原准则下是在“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中核算。 (2)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社会统筹外补充退休金。

  • 什么是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一个独立主体(通常是基金)支付固定提存金,如果该基金不能拥有足够资产以支付与当期和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所有职工福利,企业不再负有进一步支付提存金的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规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即收益水平与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各期的缴费水平不直接挂钩,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

  •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定义 设定提存计划,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会计处理 设定提存计划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设定受益计划采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和“适当的精算假设”,将确定的公式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后续年度福利水平提高时 设定提存计划无。 设定受益计划应按照直线法将累计设定受益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而导致企业第一次产生福利义务至服务不再导致设定受益义务显著增加的期间。 是否折现 设定提存计划如果在报告期后12个月仍有支付的金额,应折现。 设定受益计划对所有设定受益义务折现,包括12个月内支付的义务。 折现率 设定提存计划,折现率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 风险承担 设定提存计划一般非企业承担 设定受益计划一般由企业承担

  • 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同学您好: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单独主体(如基金等)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与设定提存计划的区分取决于计划的主要条款和条件所包含的经济实质 区别主要如下: 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的义务以企业应向独立主体缴存的提存金金额为限,职工未来所能取得的离职后福利金额取决于向独立主体支付的提存金金额,以及提存金所产生的投资回报,从而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实质上要由职工来承担。 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的义务是为现在及以前的职工提供约定的福利,并且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实质上由企业来承担。

  •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区别是什么啊?

    您好,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您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缴纳的养老保险,这个企业为职工缴纳之后以后职工获得养老金的时候,与企业就没有任何的关系了,都是社保机构来给职工发放,而设定受益计划是不同的,企业现在为职工进行一个计划,那么以后期间职工是可以从企业获取相关的收益的,比如说职工退休以后每年可以从企业拿10万块钱,那么这个和企业就是息息相关的了,这就是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收益计划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