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多计提了的补充分录明细

2019-09-17 20:18 来源:网友分享
1369
有关工资的分录是作为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我们会运用到几个科目,具体工资多计提了的补充分录明细是怎么做的呢,会计学堂的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解析,相关的分录处理大家也可以多了解一下.

工资多计提了的补充分录明细

答:工资计提多了或者少了,做对应的补充分录或冲减分录即可:

1、计提多的情况(假设员工均为企业日常管理人员,多计提了1000元),作冲销分录: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

2、计提少的情况(假设员工均为企业日常管理人员,少计提了1000元),作补提分录: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0

3、计提了辞职员工的工资,不用发给他,则按照(1)计提多的情况作冲销处理.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 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工资多计提了的补充分录明细

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

答:一、企业计提工资

1、计提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二、工资发放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例子:

假设个人所得税100,社保200,实发工资1000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工资  1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0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200

应交税费---应缴个人所得税100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0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1000

本文围绕工资讲解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工资多计提了的补充分录明细,另一个是计提工资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这些基础知识还请大家牢牢掌握.会计学堂持续更新,感兴趣的可以关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怎么税务处理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怎么税务处理?从字面上的意思解读,所谓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往往说的就是企业为了扩大固定资产规模或者提高固定资产性能而支出的费用,这个费用在税务处理上一般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处理的,包含准备阶段、转出原固定资产、记录改良支出以及完工验收、转为固定资产等等步骤,相关的知识已经整理好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10-18 17
  • 发票税率开错跨月怎么处理
    发票税率开错跨月怎么处理?通常来说,按照增值税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企业财务人员发现增值税发票的税率开错了,那么处理方式上需要作废开错的发票,然后再重新开具新的发票;在作废发票上有些可以直接作废,有些则是需要通过红字发票的方式冲销作废的。在下述文章中小编老师将会针对红字、蓝字发票作废方面知识进行介绍,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
    2025-10-21 9
  • 留抵退税后又产生新留抵怎么处理
    留抵退税后又产生新留抵怎么处理?通常来说,企业纳税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企业留抵退税之后又发生了新的留抵税额,那么在税务上的处理,小编老师认为只要是合法合规的,可以选择继续抵扣进项税税额或者再次申请留抵退税的操作;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原因以及后续处理方式的知识,小编老师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和学习肯定都有帮助的。
    2025-10-22 10
  • 新企业开票量激增被预警怎么解
    新企业开票量激增被预警怎么解?根据小编老师所知,这个问题对于很多新企业来说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新企业在业务行情变好的时候月初领购的发票额度不够用,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频繁多次的申请增加发票额度的,那么肯定会遇到系统的提醒,作为财务人员可以参考下述文章内容进行处理,说不定对你们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有所帮助的。
    2025-10-23 15
  • 30% 以上合作方异常怎么自查避险
    30% 以上合作方异常怎么自查避险?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不同公司对于合作方出现异常的判断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些公司认为合作方如果有超过30%的比例数据出现异常,那么就要开始启动自查模式进行避险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内容中进行一一的阐述,也建议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说不定后期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知道怎么去处理的。
    2025-10-31 5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