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增值税预缴汇算清缴会计分录

2019-07-19 13:24 来源:网友分享
2921
房地产行业增值税预缴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如何处理?其实房地产企业和一般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方面还是有所不同,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额很多都是预缴款并且伴随的其他收费也很复杂,下文中小编老师整理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房地产行业增值税预缴汇算清缴会计分录

(一)关于每季度预交。根据国税函[2008]299号文,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当年实际利润据实分季(或月)预缴企业所得税的,对开发、建造的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在未完工前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规定的预计利润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利润额,计入利润总额预缴,开发产品完工、结算计税成本后按照实际利润再行调整。

(二)关于开发产品何时为完工计交所得税。根据国税函[2010]201号文,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开发的产品,无论工程质量是否通过验收合格,或是否办理完工(竣工)备案手续以及会计决算手续,当企业开始办理开发产品交付手续(包括入住手续)或已开始实际投入使用时,为开发产品开始投入使用,应视为开发产品已经完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按规定及时结算开发产品计税成本,并计算企业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三)关于收入。开发产品销售收入的范围为销售开发产品过程中取得的全部价款,包括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其他经济利益。企业代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收取的各种基金、费用和附加等,凡纳入开发产品价内或由企业开具发票的,应按规定全部确认为销售收入;未纳入开发产品价内并由企业之外的其他收取部门、单位开具发票的,可作为代收代缴款项进行管理。财政部《关于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发[2003]55号)第六十二条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土地、商品房在移交后,将结算账单提交买方并得到认可时,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代建房屋及代建其他工程,在工程竣工验收办妥交接手续,价款结算账单经委托单位签证后,确认为营业收入的实现。

(四)关于成本、费用扣除的税务处理。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扣除时,必须按规定区分期间费用和开发产品计税成本、已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与未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筹办期业务招待费等费用税前扣除问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以按企业当年收入情况计算确定扣除限额。但是,对于在筹办期间没有取得收入的企业发生的上述费用如何进行税前扣除,未作具体规定。考虑到以上费用属于筹办费范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明确,企业筹办期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直接按实际发生额的60%、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第九条规定的筹办费税务处理办法进行税前扣除。

(五)可以预提(应付)的成本费用。包括:(1)出包工程未最终办理结算而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在有相关合同、协议或其他证明资料的前提下,可以预提合同总金额的10%,计入成本对象的开发成本中。(2)公共配套设施尚未建造或尚未完工的,可以按照预算造价合理预提建造费用。该公共配套设施必须符合在售房合同、协议或广告、模型中明确承诺建造并且不可撤消,或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必须配套建造的条件。(3)应向政府上交但尚未上交的报批报建费用、物业完善费用可以按规定预提。物业完善费用是指按规定应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的物业管理基金、公共维修基金或其他专项基金。

(六)企业在开发区内建造的配套设施。企业在开发区内建造的会所、物业管理场所、电站、热力站、水厂、文体场馆、幼儿园等配套设施,若属于非营利性且产权属于全体业主的,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的,可将其视为公共配套设施,其建造费用按公共配套设施费准予扣除。若属于营利性的,或产权归企业所有的,或未明确产权归属的,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单位以外其他单位的,应当单独核算其成本。除企业自用应按建造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外,其他一律按建造开发产品进行处理。

(七)企业在开发区内建造的邮电通讯、学校、医疗设施应单独核算成本。其中,由企业与国家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单位合资建设,完工后有偿移交的,国家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单位给予的经济补偿可直接抵扣该项目的建造成本,抵扣后的差额应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八)关于停车场核算。国税发[2009]31号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单独建造的停车场所,应作为成本对象单独核算。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形成的停车场所,作为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处理。

房地产行业增值税预缴汇算清缴会计分录

房地产开发企业汇算清缴的方法

土地增值税汇算清缴主要包括时间的确定、收入的确认、扣除额的确定、未出售产品相关事项的确定及应纳税额的计算几方面。

(一)清算时间确定。

土地增值税清算时间要根据以下情况确定:

1.具备下列的情形之一的,纳税人自满足清算条件之日起90日内来办理清算手续。

(1)房地产开发项目已经全部竣工、完成销售的。

(2)整体转让未竣工决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

(3)直接转让土地房使用权的。

(二)收入确认。

房地产转让收入指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全部价款以及有关的经济收益,包括:货币的收入、实物的收入以及其他的收入,在确认时应要注意五点:

1.已全额开具商品房销售发票的,按照发票所载金额确认收入;未开具发票或未全额开具发票的,以交易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所载的售房金额及其他收益确认收入。

2.对在销售时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代收的各项费用计入房价向购买方一并收取的,应将代收费用作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

3.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其收入按下列方法和顺序确认:

(1)按本企业在同一地区、同一年度销售的同类房地产的平均价格确定。

(2)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当年、同类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确定。

4.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的部分房地产转为企业自用或用于出租等商业用途时,如果产权未发生转移,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在税款清算时不列收入,不扣除相应的成本和费用。

5.如果取得的是实物收入应按收入时的市场价格折算成货币收入;如果取得的是无形资产收入应按专门评估机构确认成货币收入;如果取得的是外国货币应按照取得收入的当天或当月1日国家公布的市场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收入。

房地产行业增值税预缴汇算清缴会计分录和其他的一般企业的会计分录是不一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是按照当年实际利润据实分季度预缴的,在未完工前采用的预售方式取得的收入,等到结算计税成本后再按照实际利润进行调整。对此小伙伴们看完后还有其他的想法,不妨来会计学堂网和老师进行沟通。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特殊目的实体控制权判断的量化指标
    特殊目的实体控制权判断的量化指标有哪些?关于特殊目的实体控制权的判断,小编老师认为应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的,这控制权的核心标准指标就有表决权控制、财务和经营政策控制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等。这三种核心标准也是企业在判断控制权时经常会使用到的,小编老师今天将会在下述文字中对此内容进行一一介绍,有兴趣的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08-29 14
  • 盈利预测中敏感性分析的披露要求
    盈利预测中敏感性分析的披露要求是什么?通俗点来说,在盈利预测中主要指的就是企业预测主体根据一定的前提来预测未来一定会计期间内利润方面的情况;其中敏感性分析的披露要求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依次是常规披露要求和特殊情形下的披露要求的,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这两方面披露要求的知识给大家,如果你们有意学习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也许对你们学习是有帮助的。
    2025-08-29 14
  •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下的报表重述技巧
    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下的报表重述技巧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累积影响数发生了改变,因此在财务报表对外的描述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的;具体的调整方面会包含资产负债表中年初数的调整重述、利润表的上年数的重述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年金额的重述;相关的重述内容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
    2025-09-02 8
  • 金融资产转移部分终止确认的处理原则
    金融资产转移部分终止确认的处理原则有哪些?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于企业金融资产转移部分的终止确认处理原则,应当是需要确定转移部分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具体的条件内容一般会有两种的,第一种就是终止确认部分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还有一种条件的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有兴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肯定有用的。
    2025-09-04 9
  • 关联方披露中关键管理人员报酬的披露细节
    关联方披露中关键管理人员报酬的披露细节有哪些?针对上市公司中关联方公司披露关键管理人员薪资报酬的细节,则是需要按照公司法或者证券法的相关规定来披露的,其中涉及到薪资的合规性和构成部分;还有就是对于关联方公司关键高管人员的薪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公布的,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对此内容有兴趣的可以来阅读下文。
    2025-09-06 8
  •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意见对财会工作影响如何
    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意见对财会工作影响如何?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对于国家要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操作意见,这个不仅仅对于企业有影响,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也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规范涉企行政工作的检查要求人员规范企业检查行为,减轻企业的负担、强化执法监督等等。这些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有利的,相关的内容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09-11 2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