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清算时留抵税额计入清算损益吗

2019-07-04 13:20 来源:网友分享
1285
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申请法院进入破产程序。企业存在期间发生的权益、债权债务关系,需要在破产程序期间进行申报,权利人需要重申自己的权利等。破产清算需要计算损益,那么破产清算时留抵税额计入清算损益吗?

破产清算时留抵税额计入清算损益吗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规定:“一般纳税人注销时,其存货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其留抵税额也不予以退税。”

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增值税留抵税额未纳入企业会计损益核算,如果企业处于正常经营状态,留抵税额实际上具有一定的“资产”特征,可以减少其纳税义务。但根据财税[2005]165号文件精神,企业清算时增值税留抵税额不能抵税,只能将其转入存货的成本。

企业清算是处置资产、清偿债务、投资者收回资本的过程,增值税留抵税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属于“应交税费”的负数余额。

在企业注销过程中,增值税留抵税额处理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企业清算时存货和已抵扣进项税金的固定资产发生非正常损失。

企业清算时应先进行资产评估、清查,对存货和已抵扣进项税金的固定资产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需补缴增值税,调减增值税留抵税额。

二、企业清算时仍有存货和已抵扣进项税金的固定资产。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企业清算时,全部资产均应按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企业在向股东分配剩余存货和已抵扣进项税金的固定资产前,需以销售、抵顶债务方式处理存货和已抵扣进项税金的固定资产时,可以用增值税销项税金抵减留抵税额,留抵税额抵顶完毕的,需缴纳增值税;留抵税金未抵减完毕并将存货和已抵扣进项税金的固定资产作为剩余财产向股东分配的,其留抵税金税务机关不再退税,鉴于留抵税额属于“应交税费”的一项内容,应作为“负债清偿损益”处理。应将其填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国税函[2009]388号)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第9行“应交税费”中,并以此在清算申报表主表第2行“负债清偿损益”中反映。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包括“清算税金及附加”项目,清算税金及附加主要指清算环节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企业清算环节缴纳的增值税无法在本企业抵扣,不再将其作为价外税,允许作为“清算税金及附加”处理。

三、企业清算时没有存货和已抵扣进项税金的固定资产,直接将剩余财产向股东分配,税务机关对留抵税金不再退税,将其填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填报说明》(国税函[2009]388号)附表二《负债清偿损益明细表》第9行“应交税费”。

综上,企业注销清算时,应考虑留抵进项税额的处理问题,否则可能出现少计“负债清偿损益”,多缴清算企业所得税;或者被税务部门追缴税款、滞纳金以及税务行政处罚。

破产清算时留抵税额计入清算损益吗

破产清算时间是多久

这个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一般时间都会非常长,几年是常事。破产法中只是明确了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第十条 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前两款规定的裁定受理期限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破产清算时留抵税额计入清算损益吗?企业清算时增值税留抵税额不能抵税,只能将其转入存货的成本。更多精彩的财务知识尽在会计学堂,想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朋友可以继续前往官网咨询了解。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数电票清单开具怎么操作
    数电票清单开具怎么操作?根据小编老师所知,数电发票指的就是数字化电子发票,也就是与传统发票不同形式的发票;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企业在入账和做账的时候,数电发票和纸质发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对于数电发票的开具步骤,可以按照商品信息录入、清单信息填写、清单保存和管理和发票开具交付等执行,更多与之相关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10-21 15
  • 理论收入低于成本推算值怎么解释
    理论收入低于成本推算值怎么解释?通常来说,一家经营健康的公司收入一般都是会大于成本费用的,这样公司的经营活动才有利润所在;但是,很多时候公司在经营活动之前会有一个预期的理论收入数值,如果这个数值低于成本费用的话,那么肯定就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的,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字进行介绍,希望对你们解释有所帮助的。
    2025-10-24 15
  • 财务数据备份频率怎么设置才合理
    财务数据备份频率怎么设置才合理?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对于很多新手学员来说,第一次接触到公司财务数据备份问题的时候,不清楚公司的财务数据应该多久备份一次。其实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公司的财务数据最好是每天进行备份的,如果遇到一些重大数据时还需要实时进行备份的。关于这个数据备份问题的解答,小编老师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学习肯定有用的。
    2025-10-25 12
相关问题
  • 企业破产清算时期末留抵税额怎么处理

    你好! 因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288号)已明确规定,纳税人破产、倒闭、解散、停业后,其期初存货中尚未抵扣的已征税款,以及征税后出现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后不足抵扣部分(即留抵税额),税务机关不再退税。 在增值税条例中没有赋予纳税人退还增值税留抵的权利。 与此相对应,在破产清算时应允许纳税人将进项税额转入存货价值。 如果有少计收入等问题,在冲抵部分留抵后仍有节余的,仍应转入存货价值

  • 公司注销,老板注册时缴纳的注册资本,清算时应转入清算损益,借:实收资本 贷清算损益,清算完不是还交所得税了吗,老板投入的钱钻入清算损益,属于缴纳所得税的范畴吗?

    不属于的,注册资本不属于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 下列关于企业破产清算计量属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 B、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负债应当以可变现净值计量 C、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负债应当以破产债务清偿价值计量 D、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资产应当以破产资产清算净值计量 E、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资产应当以现值计量

    你好,选项CD是正确的 企业破产清算的计量属性包括:破产资产清算净值、破产债务清偿价值。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资产应当以破产资产清算净值计量、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期间的负债应当以破产债务清偿价值计量。

  • 破产清算时,有担保的债权是在破产费用之前清偿吗

    你好,是的,因为只要不放弃,他就可以优先受尝

  • 非破产清算和破产清算在会计核算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破产清算与非破产清算对于企业而言是截然不同的清算方式,其中因破产清算是企业申请破产后由清算组介入而清算,所以二者在清算时会计处理也是大有不同。 (一)区别一:关于破产企业对外担保的会计处理 《破产规定》第23条规定,连带债务人之一或者数人破产的,债权人可就全部债权向该债务人或者各债务人行使权利,申报债权。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其他连带债务人可就将来可能承担的债务申报债权。根据该规定,破产企业如果在宣告破产之前对外提供担保,债权人可以向申报债权。因此,由于企业宣告破产从而使破产企业的潜在义务转化为现时义务并且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或有负债确认为负债的条件,故清算组应当将担保债务补计入账:借:清算损益,贷:其他应付款。 (二)区别二:关于企业宣告破产时资产的确认和计价 破产清算会计是以企业主体资格灭失和终止生产经营为基本前提,并通过清算来实现消灭特定企业主体资格并终止其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被宣告破产后,清算组作为一个新的会计主体出现。在破产清算的情况下,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一些基本会计原则难以为破产清算会计采用,如历史成本原则。同时,在破产清算会计中,资产的价值更注重可变现价值。如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后,建立新账结转期初余额时,由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不能直接按照破产企业有关科目的余额转入,作为期初余额,而应当按照资产的可变现价值进行记账,并对不符合资产定义没有变现价值的账面资产如待摊费用、递延资产予以核销。而按照可变现价值确认记录价值,就存在如何确定破产财产的可变现价值问题。 要将公司的普通清算和破产清算区别开,它们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只规范普通清算。 (三)区别三:关于清算会计科目的设置 清算组可以参照《暂行规定》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并编制会计报表,以满足清算工作中基本会计核算的需要。但实务中感到《暂行规定》中制定的23个会计科目不能完全反映和核算清算工作中的经济业务。1增设“用作担保物的资产”和“有财产担保的债务”科目,反映和核算企业宣告破产前发生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设有合法有效担保的抵押物资产和设有财产担保的有效债务。虽有财产担保但债务数额超过担保物价值部分的债务,不在“有财产担保的债务”科目核算,仍在普通债务中的“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如果担保物的价值超过经过登记确认的债务数额,也不在“用作担保物的资产”科目核算,仍然在普通资产中的相关科目中核算。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