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

2019-07-05 13:27 来源:网友分享
1698
依据现在的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用是不用提前提取的,但是是2008年以前是按照一琮的比例在税前扣除提取的,这样就会出现提取多或少的可能。今天会计学堂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处理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

如何处理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

2008年以前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可以按规定比例提取在税前扣除,这时企业财务人员只要按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计算提取就可以,即使多提了,年终企业所得税汇算再按计税工资的14%计算调整。2008年新税法实施后不再提取职工福利费,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在企业年底结账之际,试就新规定对企业影响作简要分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2007年度的企业职工福利费,仍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计算扣除,未实际使用的部分,应累计计入职工福利费余额。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结余额非常大。当年实际发生数小于结余数。这种情况可按实际发生数冲减结余的指标,即使当年发生数超过当年按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的数额也不调整。但不能再按当年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扣除。假如2007年累计结余90万元,2008年实际发生40万元,当年按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的数额30万元,只能使用以前年度结余的90万元,虽然实际发生的40万元超过应提的30万元,不需要纳税调整,累计结余还有50万元留在2009年继续使用。

二是结余数小于实际发生数。对不足部分可按当年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扣除。当年实际发生额冲减结余额后,未超过按当年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的数额时,不作纳税调整。超过时,应就超过部分进行纳税调整。假如2007年累计结余10万元,2008年实际发生60万元,按当年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的数额为50万元,冲减10万元后,当年允许扣除50万元,不作纳税调整。如果结余10万元,发生70万元,按当年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的数额为50万元,要调增应纳税额所得10万元。

在计算使用2007年职工福利费结余时,要区分“纳税调整余额”和“会计余额”。即:按计税工资标准计算和会计操作会产生这两个余额。对福利费中形成的“纳税调整余额”不需要冲减,因为这部分是已缴过税的,相当于企业的税后利润。假如某企业2007年工资总额200万元,计提职工福利费28万元,允许税前扣除计税工资140万元,汇算纳税调整60万元,同时职工福利费调整8.4万元,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15万元,结余13万元。对这个企业来说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余额”是13万元,其中包括“纳税调整余额”8.4万元,这部分是已缴过税的,所以2008年只要将4.6万元调增后,就可以使用2008年的指标,而不是调增13万元后才可以使用2008年的指标。

如果企业“职工福利费”科目发生赤字,无论数额大小,都需要用自有资金(税后利润或盈余公积)解决,不能用2008年按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的数额冲减赤字。当然,对当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如果不超过按工资薪金总额的14%计算的数额可以扣除。国税函[2008]264号文件还规定:“企业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对结余的职工福利费必须用在职工福利方面,不能用来列支招待费、宣传费等。如果企业在清算时仍有职工福利费结余,应作为“清算所得”计征企业所得税。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职工福利费不再提取,原有的“职工福利费”科目已改变属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第二条规定:职工福利费属于“职工薪酬”项下的科目,所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是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核算,这样就需要设:“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用来归集核算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有的企业在管理费项下设:“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这虽然不影响税收,但应该正确使用“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

职工福利费按实际发生额记账,不同于原来的提取,原来按规定比例提取是不需要发票的,可现在发生福利费事项时,是否必须凭合法发票列支是纳税人目前十分关注的。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合理性原则,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合理性的解释:“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职工福利费属于企业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对具体事项具体对待。如:职工困难补助费,只要是能够代表职工利益的决定就可以作为合法凭据,合理的福利费列支范围的人员工资、补贴是不需要发票的,对购买属于职工福利费列支范围的实物资产和发生对外的相关费用应取得合法发票。

如何处理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使用范围

企业职工福利费的使用范围主要有以下方面:

1.职工困难补助费;

2.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医药费,本单位医疗部门的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工资和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就医路费等;

3.本单位职工食堂、浴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食堂炊事用具的购买、修理费用等;

4.本单位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以及托儿所、幼儿园设备的购置和修理等费用;

5.职工个人福利补贴:职工个人福利补贴是指为解决职工某些带有特殊性的生活困难,由企业以货币形式提供给个人的一种补充收入。一般有职工探亲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上下班交通费补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以及其他一些补贴。

6.企业为职工向商业机构购买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7.企业自办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

8.按照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

9.结余的职工福利费还可用于职工宿舍(包括集体宿舍和家属宿舍)及文化娱乐设施。

如何处理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会计学堂本文从盈余和赤字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大家是否可以全部理解呢?如果有没有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及时与会计学堂的在线老师联系咨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数电票清单开具怎么操作
    数电票清单开具怎么操作?根据小编老师所知,数电发票指的就是数字化电子发票,也就是与传统发票不同形式的发票;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企业在入账和做账的时候,数电发票和纸质发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对于数电发票的开具步骤,可以按照商品信息录入、清单信息填写、清单保存和管理和发票开具交付等执行,更多与之相关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10-21 16
  • 理论收入低于成本推算值怎么解释
    理论收入低于成本推算值怎么解释?通常来说,一家经营健康的公司收入一般都是会大于成本费用的,这样公司的经营活动才有利润所在;但是,很多时候公司在经营活动之前会有一个预期的理论收入数值,如果这个数值低于成本费用的话,那么肯定就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的,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字进行介绍,希望对你们解释有所帮助的。
    2025-10-24 15
  • 财务数据备份频率怎么设置才合理
    财务数据备份频率怎么设置才合理?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对于很多新手学员来说,第一次接触到公司财务数据备份问题的时候,不清楚公司的财务数据应该多久备份一次。其实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公司的财务数据最好是每天进行备份的,如果遇到一些重大数据时还需要实时进行备份的。关于这个数据备份问题的解答,小编老师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学习肯定有用的。
    2025-10-25 14
相关问题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