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以货抵款如何进行涉税处理?

2018-11-21 16:11 来源:网友分享
2566
以货抵帐是在对方没有偿还经济债务的能力下而用他们的产成品或者材料之类的用来抵债。这种方式下的税务处理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税,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那么我们接下来深入了解一下企业以货抵款如何进行涉税处理的问题吧!

企业以货抵款如何进行涉税处理?

增值税方面。无论是用原材料还是用产成品抵付赔偿款,都涉及存货的价值转移问题。《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等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根据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以产成品抵付赔偿款,应该作为视同销售处理;如果企业以原材料抵付赔偿款,应作增值税进项转出处理。

企业所得税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明确,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1.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因此,企业无论是以原材料还是以产品抵付赔偿款,均应计销售收入计算企业所得税。

企业以货抵款如何进行涉税处理?

企业支付的赔偿款能否在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纳税人应该根据不同的赔偿原因、责任、程序、证据及用于赔偿的存货种类等进行不同的涉税处理,关键是要区分造成赔偿的原因,并根据相关的证据来分析确认。如属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因产品设计缺陷,造成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购货方索赔的,经报税务机关审批后,可在税前扣除;如产品在保管、运输等环节,因人为因素影响产品质量而造成购货方索赔的,应当由责任人或保险部门赔偿,赔偿不足以弥补损失的,报税务机关审批后扣除;如因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产品损失或影响产品质量而引起购货方索赔的,应当由保险部门理赔,理赔不足以弥补损失的,经报税务机关审批后,可在税前扣除。另外,在双方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非产品质量原因,而造成的购货方索赔,如人为逾期交货、工作失误造成品种规格差错等造成的索赔,一般可以按规定在税前扣除(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罚款和诉讼费除外)。

好了,关于上述“企业以货抵款如何进行涉税处理”的问题,想必大家都了解清楚了,以货抵款可以简单的理解成视同销售,其税务处理同视同销售。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欢迎在线咨询,会计学堂小编诚心为您解答!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企业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哪些税呢?如何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

    您好,涉及增值税,印花税,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如下处理。 一、新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会计计量的确认 新准则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确认损益。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且不确认损益。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公允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公允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以公允阶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不论是否涉及补价,只要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相同,就一定会涉及损益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3.发生补价的,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以账面价值计量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账面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若以账面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双方不确认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计算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以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然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2.发生补价的,支付补价方和收到补价方应当分别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疗: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2)收到补价疗: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人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当分别按下列情况处理: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酝,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 老师,企业与企业之间货款抵货款如何处理啊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 企业退货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企业退货的账务处理需要依据公司的内部财务制度,以及当时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通常情况下,需要做出如下处理: 1. 记录退货并给与正确的会计处理:首先,通过增加发票或退货凭证来记录退货事实,并给与对应的会计处理。 2.结转采购入库单据未付款金额和本次退货金额:通过结转采购入库单据未付款金额和本次退货金额,以确保付款准确无误。 3.重新归类应付账款:根据本次退货单的金额,重新归类应付账款,以免影响后续的结算工作。 4.会计对账确认:最后,通过会计对账来确认账务的正确性。 拓展知识:企业退货的账务处理既要在账务方面做好记录,又能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正确性。此外,在处理退货事实时也要满足审计、报税等要求,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正确性。 应用案例:某企业通过对账明细记录、发票信息、入库单据等记录完成退货的账务处理,并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从而保证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准确性。

  • 关于购物卡增值税处理,销售方销售购物卡如何进行涉税会计处理?购买方如何进行涉税处理?

    你好,同学。 销售购物卡只是作为预收账款处理,消费时才作收入。 购买方作为预付 处理,消费才做成本费用。

  • 关于购物卡增值税处理,销售方销售购物卡如何进行涉税会计处理?购买方如何进行涉税处理?

    销售方: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实际消费时:借:预收账款 贷:收入 销项税金 购买方: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实际消费时候:借:费用 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